39健康

儿童乘车存在九大误区

  新华网沈阳12月1日电(记者姜敏)前不久,沈阳一个8岁男孩独自坐在车内等爸爸,头被卡在副驾驶车窗玻璃之间,父亲离车办事仅10分钟时间,孩子送医时已无生命迹象。这一惨痛教训再次敲响了儿童乘车安全的警钟。

  前不久,一名8岁的男孩被紧急送到沈阳市龙江医院的急诊室内。医院工作人员回忆,当时一个男子抱着这个男孩急匆匆地跑进医院,称孩子的头被车窗卡住了。男孩鼻子流着鲜血,鼻梁变成青紫色,已经没有知觉。

  “来的时候就不行了。”医院工作人员摇头说,孩子送来时已无生命迹象。

  原来,这名父亲接孩子放学,让其坐在副驾驶上,自己离车出去办事,把孩子一个人留在车里等候,结果男孩的头被卡在车窗玻璃之间。

  据了解,这个男孩读小学二年级,周三早上奶奶送孙子上学时,祖孙俩还兴高采烈的。因为孙子就半天课,儿子主动提出要带孩子出去玩,结果酿成悲剧。

  男孩奶奶抹着眼泪说,孙子平时很活泼,可能是无意中动了车内的按钮,车窗玻璃就自动上摇了,孙子的头被卡住。

  交管部门初步归纳儿童乘车安全存在九大误区:

  一是让孩子坐副驾驶位置;

  二是认为抱着孩子乘车最安全;

  三是任孩子把头探出天窗;

  四是让孩子在后排尽情玩耍;

  五是把孩子独自留在车中;

  六是车内遍布玩具;

  七是驾车中逗孩子玩;

  八是让孩子自行上下车;

  九是让儿童系成人安全带。

  这些司空见惯的错误乘车行为,很可能导致儿童被误爆或者碰撞时引爆的前排安全气囊重击头部伤亡,或因碰撞惯性重重地撞在前挡风玻璃或者前排坐椅靠背上,或因成人安全带直接通过脆弱的颈部在撞击发生时颈部骨折或窒息,或因摆弄副驾驶车门按钮,车窗自动上升被夹致死等。

  交管专家认为,我国虽然已进入汽车社会,但由于儿童乘车安全一直没有立法,社会对儿童乘车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漠视儿童乘车安全。

  沈阳交管部门提醒,12岁以下儿童是没有自主选择权的未成年人,家长作为监护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乘车的安全。首先应为儿童准备合适的安全乘车设备,如儿童安全坐椅。对于不同年龄和身高的婴幼儿和儿童,儿童汽车安全坐椅的选择和安装也有不同的标准。其次,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为确保安全,使用车窗和车门儿童锁十分必要。第三,安全带应从手臂下面跨过肩膀斜对角贴胸而过,腿部安全带应该跨过大腿根部,不应该停留在胃部区域或在脖子上。

  业内人士建议,根据我国汽车社会现状,相关部门应加快儿童乘车安全方面的立法进程;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中小学、驾校、社会教育等多个层面切入,对无视儿童乘车安全的驾驶者,像对待酒驾一样给予重罚,全方位确保儿童乘车安全。

2013-12-04 03:54:50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