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误服药 送医前先自救

  好奇是孩子最本真的天性。在幼儿时期,许多孩子特别喜欢用嘴来“认识”事物。家长们在照顾孩子时难免也会有粗心大意的时候,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儿童误服药物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实,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吃错了药或者多吃了药,送医处理之前,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和误服药物的种类先进行积极的自救,从而降低药物对孩子的伤害。

  家庭常用的药物中,有些药物的副作用或毒性比较小,如维生素之类的药物,即使是孩子误服或多吃了一两片,问题一般也不大。而有的药物则副作用及毒性都较大,而且有一定的剂量限制,如安眠药及某些退热镇痛药品,多吃了会使孩子陷入昏睡、昏迷、心跳剧烈加快(或减慢),甚至导致休克,造成危险。因此,家长一旦确认孩子误服了药物,可以用手指刺激孩子的咽部,让他们把药物呕吐出来,然后再抓紧时间送医院进行抢救。

  如果清楚孩子误服药品的种类,家长也可以在送医前进行一些积极的自救处理。如果孩子服食了维生素、止咳糖浆等副作用或毒性较小的药物,家长可以给他们多喝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排出体外;如果孩子误服了有剂量限制的热镇痛药、抗生素及避孕药,则应迅速催吐,然后再喝大量茶水反复呕吐洗胃,催吐和洗胃后,家长可以让孩子喝几杯牛奶和3—5枚生鸡蛋清,以养胃解毒

  一般而言,孩子误服药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家长粗心大意或忙碌中拿错了药,二是孩子自己随便拿药吃进了嘴里。因此,平时,家长应仔细收好家中的药品,不将药与其他物品混放在一起,而且不放在杯子或其他容易拿取的容器内,应把药物放在宝宝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地方,最好是上了锁的橱柜或储藏室内。

  孩子的模仿力强,如果大人经常当着他们的面吃药,好奇的宝宝就会想方设法去模仿,一旦有机会,有的孩子会毫不犹豫地偷吃大人的药。因此,如果家中有需要每日服药的老年人,在吃药的时候最好能避开孩子,不给他们效仿的机会。此外,家长在平时喂孩子吃药时,不要总是骗他们说这是糖果,而应该告诉他们正确的药名与用途,否则,孩子会真的相信药是糖果而随时想吃。(本刊记者李岩整理)

2013-11-28 03:47:21浏览9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