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80后父母热捧爸爸去哪儿 怎样做个优秀的爸爸

  最好爸爸林志颖,也让小小志关厕所反省;最火大爸爸田亮,生活中女儿把脚伸进他嘴里都不吱声;最奔放爸爸郭涛,幽默驯服“疯狂小石头”……上周,湖南卫视明星育儿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首播大捷,引发高收视。网上关于各位明星爸爸和“星二代”的讨论也相当火热。谁做爸爸最合格?谁的孩子教育得最好?我们又该怎样做好为人父的角色?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父亲,放弃教育子女的责任是一个极大的错误。缺少男性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维方式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下面我们先看看明星奶爸们各自的育儿经。

  “帅爸”林志颖:3岁前培养基本人格

  节目中对孩子最有耐心的林志颖,被观众评为“最好爸爸”。说起自己的育儿经,林志颖直言,父母应该是塑造师,带小孩子不是吃饱睡好,而是要教他长大,分辨对错,“必须在他3岁前把他基本的人格培养成型,礼貌和礼仪都要教好”。

  但林志颖不会对儿子的未来去做太多的规划,“我不期望他一定要走哪条路,顺其自然。我会把我懂的都教给他,至于他将来想做什么,我不限制他”。而林志颖此前在参加《超级演说家》录制时,也自曝过自己严格的育儿经,甚至曾将做错事的小小志关在厕所调教。

  林志颖坦言自己的育儿方法并非十全十美,自己有很多的遗憾,他透露儿子看到他换上新西装,会说“爸爸,你好帅啊”。林志颖收拾行李时,儿子会拉着不让走,“这样我就没有爸爸了”。这些细节让林志颖的心中泛起暖流,他直言,“儿子是处女座,很爱干净,看到桌子上有脏东西,就会很嫌弃地发出‘啧啧’声”。此外,“小小志”还嫌弃林志颖当年的舞蹈,会反过来教爸爸跳自己新学的街舞。

  “严父”郭涛:父亲的威严不能丢

  郭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石头郭子睿虽然在节目中是“本色出演”,但还是有所收敛,生活中的他更活泼更狂野,他笑言,“要不然怎么会叫‘疯狂的石头’呢”。郭爸爸在节目中说自己是“不像爸爸的爸爸”,在生活中他跟儿子是父子、朋友、哥们,自认跟孩子没有隔阂和代沟。在石头上学前他基本采用“散养”,除了灌输道德、文明、礼貌等内容,其他方面都任由孩子的天性发展,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并适当用语言和肢体给他自信。

  他透露,虽然自己平时和孩子关系很好,但该拿出父亲威严的时候,也会瞪一眼或者吼两声。而这种方式既有威慑力,又能被石头接受,所以他评价自己和妻子的分工是“严父慈母”。

  “宠爸”田亮:再调皮也不忍心动手

  第一期节目前半部分田亮的女儿田雨橙哭声不断,被观众们赠送外号“哭神”。田亮在昨天的访谈中自曝,其实自己对女儿无止境的哭声很怄火,但生活中的他却是家中最宠孩子的,“在家被批评我太宠她了,她脚都塞我嘴里了”。就算女儿再闹再调皮,他也不忍心动手打孩子。而被网友问及小雨橙的哭功是怎样练就的, 他则得意地回答“爸爸的体力加上妈妈的好声音。”

  雨橙前半部分是“哭神”,后半部分领取任务了反倒变身“怪力萝莉”,不仅顺利完成任务,还一路照顾小妹妹王诗龄。不少网友很疑惑,前后真的是同一个人吗?对此,田亮表示,“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表现都是生活中最真实的她。她是家里的大领导,方方面面都在考虑。”

  爸爸带大的孩子更聪明

  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父亲是高山,母亲是大海,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各有优势,必须做到阴阳互补、平衡,防止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

  心理学专家认为,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同在一个家庭,面对同一个孩子,两个大人的家庭教育却存在着许多差异。这除了与父母文化、修养差异有关外,更多的应是性别差异造成的。

  那些宁愿在家里照顾孩子的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的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是有较高期望的,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显得无计划。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必须做到阴阳互补、平衡,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母亲们偶尔也要放手,让父亲们多照顾孩子,除了提高孩子的智商,也能令家庭关系更加和睦。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做家庭教育咨询来访者基本都是母亲,这就说明,在教育子女这个问题上是否出现了“阴盛阳衰”的现象。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以母 亲为主的占50%,以父亲为主的占20%,平分秋色的占30%。当问及一些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原因时,有的答: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有的说:脾气不 好,没法跟孩子生那个气……看来好象都有理由,其实他们忘记了古训“养不教,父之过”。

  扮演好四个角色 做一名合格的好爸爸

  当好丈夫。父母相互关爱,家庭气氛和乐,会使小生命在安全稳定的爱中生长。而且,孩子最初来自于母体,小时候又普遍受妈妈爱护更多,与妈妈天然最为亲近。孩子会把妈妈视为自己的“心上人”,不“允许”其他人哪怕是爸爸对妈妈有一点不尊重,否则,他会认为自己的尊严和安全受到了严重侵害。因此,如果希望孩子有一个最安全的心理保障,让孩子爱上自己,爸爸就要努力与妈妈相互爱护、尊重。

  会做“好女人”。典型的男性通常对孩子要求更严格,很难像妈妈一样与孩子“通心”,对孩子的衣食冷暖,心理需求较不敏感,而且脾气容易烦躁。所以,好爸爸要尽力向女人学习她们对待孩子的爱心,情感的细腻,还有教育孩子时耐心持久的韧性。

  变成一个孩子。从孩子的视角感受世界,理解生活。孩子天真活泼,充满了好奇,喜欢探索,需要父母持续地给予关注与爱。孩子把情感放在第一位,希望家人和睦相处,需要尊重和勇气。当爸爸“变回”孩子时,才会知道什么是孩子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成为一名好老师。教孩子尚德、启智、求美,这就需要爸爸对自己严格要求,要待人真诚,文明,有教养,善于沟通,承受力强,不断优化个性,追求成熟。

2013-10-16 09:34:12浏览13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