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胎盘“早报到” 不是好事

张素云 产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三级甲等

  正常分娩过程是胎儿娩出后,胎盘再剥离。要是子宫内的胎儿还没有出生,胎盘就“早报到”了,那可不是好事,这属于胎盘早剥,为产科急症,需要积极救治。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相关内容吧。

  胎盘早剥是怎么回事?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胎盘早期剥离在怀孕末期的发生率为0.5%~1%,一般较好发于有高血压、抽烟、多胞胎和子宫肌瘤的孕妇身上。胎盘剥离所产生的痛,通常是剧烈的腹痛。可以伴随有阴道出血,但也有些胎盘剥离的病人,会感受强烈腹痛却无阴道出血的情况,这是因为其出血处都位于胎盘后方,且被封存于子宫中。当胎盘剥离超过50%时,通常会引起孕妇的凝血机制失常和胎儿死亡现象。

  胎盘早剥的症状

  根据胎盘早剥后出血情况的不同,患者的局部与全身表现也有轻重差异。

  1.轻型: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出血量较多,色暗红,可伴有轻度腹痛或无明显腹痛,患者的贫血不显著。以外出血为主,一般胎盘剥离面不超过胎盘的1/3,多见于分娩期。

  2.重型: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或/及腰酸、腰痛,其程度因剥离面大小及胎盘后积血多少而不同,积血越多疼痛越剧烈。严重时可恶心、呕吐,以致出冷汗、面色苍白,脉弱、血压下降等休克状态。可无阴道出血或只有少量的阴道出血,贫血程度与外出血量不相符。以隐性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超过1/3,同时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多见于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胎盘早剥的原因

  1.孕妇的血管病变。孕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病等疾病,这些疾病都可引起底蜕膜小动脉痉挛、梗塞,造成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导致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蜕膜和胎盘之间,形成胎盘后血肿,进而导致胎盘剥离。出血不断增加,血肿面积也不断扩大,胎盘剥离面积也随之扩大。孕妇的血管病变是胎盘早剥的最重要的原因,约占发生率的一半。

  2.腹部损伤。孕妇腹部受到撞击等外伤,可引起底蜕膜血管的破裂、出血,导致胎盘早剥。孕妇摔倒、粗暴性交或胎儿脐带过短都会造成胎盘早剥。

  3.胎膜早破。胎膜早破,羊水流淌速度过快、过多,可使宫腔压力骤降,宫腔容积突然缩小,引起子宫壁与胎盘之间错位、剥离,损伤小血管,引起出血,也是导致胎盘早剥的原因之一。妊娠晚期性交或患有阴道炎时,易发生胎膜早破。

  4.子宫静脉压升高。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孕产妇长时间取仰卧位姿势,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造成静脉回流障碍,盆腔静脉和子宫静脉淤血,静脉压持续升高,造成蜕膜内静脉过度淤血、破裂出血,导致胎盘剥离。

  5.吸烟。有研究认为,吸烟的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比率大于不吸烟的孕妇。并随着每天吸烟数量的增加,胎盘早剥发生的危险性也增加。吸烟使血管发生退行性病变而增加了毛细血管的脆性,尼古丁对血管收缩的影响以及血清中一氧化碳结合蛋白浓度升高均可导致血管痉挛缺血,从而诱发胎盘早剥。

  发生胎盘早剥怎么办?

  1.积极进行处理。一旦确诊为胎盘早剥或高度怀疑胎盘早剥的发生时,立即吸氧,床边心电监护,取左侧卧位,休克患者取休克卧位,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选用留置针,及时送检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做好交叉配血,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纠正休克。

  2.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严密监测神志、面色、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观察腹痛的性质、子宫底高度、子宫张力变化;床边胎心音监测,注意胎动变化,判断宫内出血的情况及母婴状况;正确记录出入量,注意阴道流血量、性质。

  一切检查及护理操作均应轻柔,避免突然变换体位,尽量减少增加腹压的动作,一旦确诊,应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及新生儿抢救准备,迅速终止妊娠。

  3.及时终止妊娠。一旦确诊重型胎盘早剥,必须及时终止妊娠。其分娩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决定。

  阴道分娩:以显性出血为主,宫口已开大,为经产妇,一般情况较好,估计短时间内能结束分娩者可经阴道分娩。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宫底高度、宫缩与出血情况,用胎儿电子监测仪监护胎心音变化。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必要时改行剖宫产。

  剖宫产:若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我们建议孕妇选择剖宫产,以保证母婴健康。

  重型胎盘早剥,特别是初产妇,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者;

  若为轻型胎盘早剥出现胎儿窘迫征象,需抢救胎儿者;

  重型胎盘早剥;产妇病情恶化,胎儿已死,不能立即分娩者;

  破膜后产程无进展者,均应及时行剖宫产术。文/张素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副主任医师)

2013-09-07 03:55:10浏览10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