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安抚新生宝宝夜啼的三招

  小儿夜间啼哭,首先要分辨是习惯性还是病态的,婴儿夜间因饥饿或尿布潮湿或发热、其他疾病引起的啼哭不属“夜啼”的范畴。小儿夜啼成因有三:一为胎儿禀赋不足,或乳母过食生冷,或小儿护理失当、腹部受凉等,导致小儿入夜腹中作痛而啼哭。二是哺乳的妈妈平素喜食香燥辛辣之品,移热小儿,致其心火亢盛、入夜烦躁而啼。三是小儿突受惊吓,心神不宁、夜睡不安而惊啼。

  治疗小儿夜啼,可以采取以下三招:

  1.让孩子养成日醒夜睡的好习惯,白天尽量不要让孩子睡得太多,晚上不要逗弄孩子。

  2.临睡前让小儿解净小便,夜间少喂奶,3个月前婴儿夜间喂一次奶,3个月后婴儿夜间不喂奶。

  3.夜啼患儿如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可用灯芯花煎水代茶饮用,以清心热。如腹凉喜按、面色苍白、爱出冷汗,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如有睡中惊惕、大便色青等受惊吓后的症状,应加服珍珠末或用象牙丝煎水代茶饮,以定惊安神。

2013-07-27 03:30:25浏览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