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异地准生证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难办证件”

  广东、北京、浙江等省市流动人口管理部门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管理机构

  据新华社电 记者近日走访北京、陕西、湖北、广东等地发现,城镇化加速人口流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但“异地”带来的系列难题也成为一种民生之痛,破解“异地现象”所带来的社会管理难题已成为基层群众的强烈期盼。

  现象:涉及“异地”证件难办

  截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将近2.3亿流动人口。近年来,与流动人口生活密切相关的系列“异地问题”凸显。2012年,“异地高考”成了网络热词。在“异地高考”背后,异地医保报销、异地办理准生证、异地结婚登记、异地退休养老等等,贴上“异地”标签的这些事,似乎都成了“难办之事”。异地准生证更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难办证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李汉林认为,“异地问题”看似是户籍制度壁垒所致,实则牵扯到社会公共资源分配问题。人为给户籍增添“附加值”,使户籍成了公平分享社会公共资源的壁垒。

  矛盾:城市规划按户籍僧多粥少

  记者采访发现,“异地现象”难解,背后存在三大矛盾人口流动与户籍制度管理之间的矛盾、外来务工人员“流入易”与“融入难”的矛盾、优质资源有限与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大之间的矛盾。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的一份民调显示,外来人员对“北上广”的经济发展缺乏“共享感”。该中心执行总监王文俊说,调查发现,外来人员最期待通过“提高医疗、教育、养老保障的标准”、“降低看病、入学、交通、水电等公共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个人收入”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发展成果共享。

  广东省东莞市专门设立一个正处级行政单位进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东莞市新莞人服务管理局副局长陈晓慧说,本地人和新莞人在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差距基本消除,但免费义务教育依然主要是针对户籍居民子女实行的政策,如想一步到位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是对政府财力极大挑战。

  记者了解到,按照我国目前的政策,各地财政预算、城市规划等都是按照当地的户籍人口来计算。这就在人口流入地造成了“僧多粥少”。

  探索:“以身份证为基础建数据库”

  如何理顺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广东、北京、浙江等省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建议国家在机构设置、法律完善、队伍建设、信息共享和社会参与等5方面推进顶层设计。

  一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机构,二是出台全国统一的规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三是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建立一支人数足、待遇够、素质高、工作到位的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四是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代码、统一共享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五是推动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参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2012-12-24 11:59:22浏览11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