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警惕对宝宝有害的那些餐具

  宝宝1岁左右,就开始自己主动地用勺把饭往嘴里送,或是由父母教着拿勺把饭送到嘴里了。这时餐具的大小、长短、重量若符合宝宝的需要,宝宝会比较容易将它“挥洒”得轻松自如。这有利于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促进宝宝手指的 灵活运动,从而平衡宝宝的肢体协调能力,更是提高大脑两半球皮质机能的有效手段。而有些款式和材质更是不适合宝宝使用甚至是有危害的。这也需要爸爸妈妈们特别留意。

  1、容易破碎的餐具:用玻璃、陶瓷等材料制成的餐具尽管美观,但由于幼儿的小手还十分笨拙,“失手”便可能频频发生。这一方面会造成浪费,另一方面还可能划伤孩子,此外也容易丧失孩子学习自行用餐的信心。

  2、过大或过小的餐具:过大的餐具孩子的小手不易掌控,而过小的餐具又可能使得孩子用餐时汤汤水水溢出,等于是人为地给孩子学习自行用餐增加了难度。

  3、大人的餐具:一般餐具是为成年人设计的,论从体积还是重量上对孩子都不适合。此外跟大人合用餐具的另一害处是:容易把大人的疾病传染给孩子。

  4、西式餐具:眼下西式餐具十分时髦,于是有的家庭便想让孩子早早接触。殊不知西式餐具中的刀、叉都既坚硬又尖锐,容易将孩子的口唇刺破。如果孩子跌倒,还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外伤。

  5、筷子:不少父母认为,理应让孩子尽早学会用筷子。然而筷子的使用须通过手部、腕部、肘部、臂部甚至肩部的多个关节的精确协调配合。一般情况下,孩子3-4岁时才可练习使用筷子。若过早要求孩子用筷子,不但学习有较大困难,还可能会因为动作不协调把饭菜弄撒。要是此时父母不够耐心而责怪或训斥孩子,孩子进餐的积极性便会受到挫伤,食欲也会受到影响。

  6、彩色餐具:彩色餐具所采用的化学颜料对儿童健康却有极大危害。如陶瓷类餐具上的彩图是以彩釉绘制的,而彩釉中含有大量的铅--酸性食物可以把彩釉中的铅溶解出来,由此便可能与食物同时进入儿童体内。儿童吸收铅的速度比成人快6倍,如果儿童体内含铅量过高,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将可能产生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再如涂漆的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有小片漆块剥落,随食物进入孩子体内自然也有损健康。

  7、难以清洁的餐具:有些餐具由于形状、设计或质地上的原因往往不易清洗干净,或不能进行高温消毒,由此污和细菌比较容易附着在上面,所以也不是儿童的理想餐具。

  宝宝选择餐具的注意事项:

  1、喂食勺:喂食勺专门用来喂食宝宝的勺子,最好选用顶端比较软的,能保护牙龈。

  2、餐叉:餐叉是可以让低月龄的宝宝自己拿着来用的,叉子头一定要非常柔软,才不会伤害到宝宝。

  3、饭碗:饭碗最好有手柄的设计,方便宝宝拿握,可以训练宝宝自己吃饭。

  4、调羹:调羹宝宝自己拿来舀食物的勺子,形状要便于宝宝拿握。

  5、喂食碗:喂食碗用来喂宝宝吃饭的碗,注意材质是否安全、容易清洗及能否方便加热。

  6、款式:餐具的款式虽然多,但还是以方便实用、外形浑圆为好。要能体现宝宝的特点,小巧别致,实用方便。设计应人性化,多圆形,防刮伤;防渗漏,保持卫生,便于外出携带。内侧要没有彩绘图案的餐具。

  7、 功能:餐具的功能各异,有底座带吸盘的碗,吸附在桌面上不会移动,不容易被宝宝打翻;有感温的碗和勺子,便于妈妈掌握温度,不至于让宝宝烫伤;大多数合格餐具还耐高温,能进行高温消毒,保证安全卫生。根据需要选择。

  8、是否易握:调羹、勺子、饭碗等的形状很重要,要挑选能配合宝宝手形的造型,可以观察勺子的弧度、角度等是否便于宝宝容易拿握,饭碗的手柄设计是否便于拿住,容易拿握的餐具才能让宝宝保持自己吃饭的兴趣。

  9、材质:餐具每天都要接触到宝宝吃的东西,所以安全的材质非常重要,还要选择不易脆化、老化、摔打和经得起磕碰,在磨擦过程中不易起毛边的餐具。还有,调羹的顶端是要放进宝宝的嘴巴,选择软一点的材质会能让宝宝吃起来更舒服,也能保护牙龈。另外能否放在微波炉里加热也很重要。

2012-12-14 00:27:56浏览30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