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听故事答问题 提高孩子注意力

  注意力是智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准备状态,所以它经常被人们称为心灵的门户。注意力不集中是导致孩子粗心的主要原因之一,孩子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家长不要焦虑,因为注意力的坏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靠后天的培养和训练来提高。经过培养训练,注意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注意品质得到很好的改善,从而减少粗心的现象,克服掉粗心的毛病。下面我们结合影响注意力的原因分析,介绍几种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的方法,供家长们参考。

  一、听故事,答问题

  孩子尤其是低龄儿童都很喜欢听大人讲故事,有趣的故事能够吸引他们的兴趣,引起注意。但是如果孩子只是觉得新鲜、有趣才去听故事,可能并不会完全地集中注意力。如果带着问题去听故事,听完后让他回答问题,并试着复述故事内容,这样他们听故事更有目的性,有利于使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故事上来,克服粗心的毛病。

  那么怎样针对故事提出问题呢?我们拿“兔赛跑”做一个例子,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兔子和乌龟赛跑,而兔子过分自信,在途中睡觉,最后输给了乌龟。讲故事前,家长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如“故事的结局如何?谁赢了?”“乌龟跑得慢,兔子跑得快,可是为什么这次比赛乌龟反而赢了呢?”针对不同的故事,家长事先要准备好问题,问题要紧扣故事的主题。如果故事情节很简单,可以试着让孩子复述其主要内容。如果孩子不能准确回答或者完整复述,家长也不要责备孩子,要鼓励他们说:“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下次继续努力。”这样会大大增强他们的信心,心情愉悦,做起事来也会更有效率。

  二、大声朗读,训练注意力

  朗读就是要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在大声的朗读过程中,儿童的眼、口、耳、脑等多种器官同时活动,紧密协作,是一个复合的感知过程。在朗读中要连续读一段或一篇文章,并努力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不添字漏字,不断读、不串行,这需要聚精会神,全部精力都要指向和集中于朗读内容。如果孩子还不会认字,那么,就请他跟着妈妈或爸爸来读。

  具体的方法是家长可以每天安排一段时间,20分钟左右,让孩子为家人朗读一些文章。文章可由家长也可由孩子自己选择,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文章,内容丰富、文字生动。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朗读活动中,并保持欣赏的态度而不是在监督他们的行为,这样孩子才能放松身心,从家长那里获得支持,增强自信,从中体验到快乐,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发挥最好的平;否则,他们会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认为这是一项枯燥的任务,有的孩子会过分紧张,有的孩子会敷衍了事、三心二意,都达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这种训练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随着注意力的不断提高,粗心的现象也会减少。

  三、劳逸结合,学习游戏两不误

  身体不适是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孩子睡眠不足、过度劳累会导致注意力分散,从而出现粗心的错误。孩子的年龄还小,他们的耐受性很差,所以在集中注意力一段时间后,需要适当休息,保持大脑清醒,消除大脑疲劳,下一阶段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因此,家长要注意让孩子劳逸结合,这样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避免粗心行为的出现。

  我们帮助孩子安排好了作息时间以保证劳逸结合,还要合理安排他们的学习与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分阶段完成任务。有了明确的任务,孩子学习时就能保持紧张状态,才有动力。学习一段时间或完成一定任务后,就给予一定的奖励,也就是正强化。

2012-11-26 02:02:52浏览5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