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什么是虐童?六成娃娃:“批评讽刺我都算!”

  64%的孩子认为,大人的严厉批评或讽刺是虐童;而85%的受访家长和老师承认,严厉批评或讽刺是他们最常用的教育手段……随着浙江温岭某幼儿园老师虐童事件被曝光,关于虐童入罪的讨论持续升温。那么,什么是虐童?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对50名五年级学生、40名学生家长及30位小学老师做了问卷调查,孩子和大人给出的答案截然不同。不过,被调查的孩子对虐待都明显心存恐惧,95%的大人也都表示支持虐童入罪。

  64%

  孩子认为挨骂是受虐

  一年级被妈妈骂,六年级还会“幻听”,觉得很难过

  昨日下午3点半,成都商报记者走进青羊区某小学一个五年级班级,将问卷发给该班50名学生。结果显示,除了“拳脚相加的暴力”这种传统认知中的虐待外,孩子心目中的虐待行为可谓“五花八门”大人让小孩饿肚子、严厉批评或讽刺、生病时不带小孩上医院、用粉笔头打学生、做作业到深夜、拧耳朵、打屁股、大人当着别的小朋友骂自己……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拳脚相加的暴力、拧耳朵和严厉批评或讽刺,“得票率”分别为96%、70%和64%。

  六年级的童童(化名)说,他最忍受不了的就是妈妈的骂声,因为会让他心里非常沮丧。童童说,刚上小学一年级时,自己很喜欢赖床,妈妈为此很生气。有段时间,早上闹钟刚响,妈妈就会用“把耳朵喊聋”的声音在童童房间喋喋不休地批评,“她骂我懒、不用功,没有隔壁家的娃娃听话”。童童说,直到现在,他偶尔还会在家里“幻听”到妈妈的骂声,觉得很难过。

  85%

  批评讽刺当管教方式

  娃娃不听话,打骂很正常,这样孩子才会“长记性”

  随后,成都商报记者将同一份问卷交给40名家长和30名小学老师作答。他们选出的虐童行为前三位是:拳脚相加的暴力、让孩子饿肚子和生病时不带他上医院,比例分别为85%、80%和63%。在调查中,这些大人承认,当孩子犯错或不听话时,他们最常使用的“教育手段”就是严厉批评或讽刺、打屁股和罚站,所占比例分别是85%、65%和40%。

  “骂一下,轻轻打一下,不能算虐童。”孩子正在读二年级的叶女士表示,娃娃不听话,打骂很正常,这样孩子才会“长记性”。她说,女儿原来吃饭不乖,她就把她关到房间里,任凭大哭大闹都不开门,严厉批评,“从此之后,她吃饭就守规矩了”。叶女士认为,虐童是“给孩子的身体造成创痛,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的行为,而一般的管教不能算。

  调查还显示,有近三成的孩子认为“大人当着别的小朋友骂自己”是虐待,而这样认为的大人仅一成多。

  专家建议

  虐童入刑两步走先入法再入罪

  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教研室主任皮艺军教授指出,儿童一旦受到伤害,没有能力保护自己,也没有独立表达诉求的能力,法律需要对儿童特殊保护。但目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都是倡导性的,没有可操作性,我国当下的法律体系在对儿童保护方面存在缺陷。如何用法律来惩治虐童行为?

  皮艺军认为,应分两步走,先入法再入罪。对于虐童,法律上应该规定得宽泛一些。对于轻微的虐童行为,例如当众辱骂、打耳光等可以放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进行规定,将此种虐童行为先定义为违法行为,可以给予训诫、赔礼道歉等处罚。同时,因为我国的刑法是定量刑法,行为伤害到一定程度才能入罪量刑,比如说必须情节恶劣,对于造成一定后果的虐童行为,就将其定义为犯罪行为。

  皮艺军说,中国家长习惯了“儿童是大人手里的橡皮泥”,这种意识不消除,就不能从本质上解决儿童被虐待问题。家长、老师必须把孩子当平等的“人”来看待。

  市民观点

  95%的人支持虐童入罪

  调查显示,超过95%的大人都支持“虐童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儿子正在上幼儿园中班的萧女士表示,幼儿园孩子自理能力差,有的连话都说不清,被人欺负了也不知道如何求助,为了避免这些孩子受到侵害,应该在刑法上设立“虐童罪”。

  但什么行为算作“虐童”,90%的家长和老师均表示:“要看程度轻重。”比如,轻轻打一下屁股、拧一下耳朵应该没问题,但把娃娃打受伤、打出血肯定就是虐待了;又例如,不爱吃饭的饿他一顿,也应该可以,但是把胃饿出毛病,影响了身体健康,就是“虐童”了。

  一位从教十年的小学语文老师坦承,有的孩子光说道理他听不进去,所以老师难免拉一下、推一下,但都是出于爱孩子的心,“如果这样就给老师冠以‘虐童’的罪名,那就太伤老师心了”。她表示,只要老师不是出于取笑孩子或宣泄私人感情的目的对娃娃“动手动脚”,都应该得到理解。而来自温江的吴女士也表示,她支持“棍棒教育”,她的儿子在犯错误时,她会让他下跪认错,这样的管教见效。

2012-11-04 06:07:05浏览9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