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从吃奶过渡到吃饭 未满周岁宝宝的喂养攻略

吴婕翎 儿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一岁前的宝宝,从出生到一岁大约要增加7-8公斤,在这个阶段,如何才能让宝宝吃得好呢?初为人父母的难免会觉得比较棘手。儿童保健科专家称,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最好坚持至少4-6个月的母乳喂养,然后慢慢从母乳过渡到吃饭,但是很多妈妈在这个过程中却产生了一些喂养误区———

  误区1  宝宝哭闹就是饿了吗?

  许多妈妈在宝宝哭的时候,就以为孩子是饿了,立即喂他吃奶,其实,宝宝有时候吸吮乳头不仅仅是为了解除饥饿,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寻求妈妈爱抚的感觉,获得安全感。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吴婕翎指出,如果妈妈不清楚宝宝的需求,就会出现喂养次数过频,使宝宝肠胃不舒服,吸收消化受影响,而且妈妈的乳汁水平也会下降。因此我们要了解到,营养充足的母乳喂养,宝宝一般只需要3个小时喂一次就好了,期间的哭泣,可以从其他方面寻找原因。

  误区2  宝宝吃不饱就是奶水不够

  有些妈妈由于自身吸收功能较差、休息不足,精神过分紧张等原因,给宝宝喂奶的时候,总感觉自己的奶水不足或质量不好,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就赶紧加配方奶进行混合喂养。

  其实,判断妈妈的奶水质量高低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宝宝在生后一个月内,体重增长应该达到1-1.5公斤。如果孩子长得好,就没必要加用配方奶。如果妈妈的奶水的确不足,而孩子的体重也跟不上,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选择配方奶。值得注意的是,在冲调奶粉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指示进行冲调,使配方奶达到合适的浓度。如果过稠会给宝宝的肾脏造成压力,过稀则会造成热量摄入不当。

  误区3  宝宝吃奶粉就好,不需要加辅食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乳类喂养已经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了。妈妈会发现,婴儿在两次喂奶之间频繁啼哭,说明单纯的喂奶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为了满足孩子的营养素需要,妈妈们要为孩子添加辅食了。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4-6个月是给宝贝添加辅食的最适宜时机,这时无论是从心理还是生理上,都已大致具备添加辅食物的条件。

  4-6个月

  方式:最好在早晨喂完奶后用小勺给宝宝少量喂食,这个时候宝宝脑子警醒并愿意接受新事物。

  食物:一开始最好给宝贝添加少量蔬菜汁或水果汁。当宝宝适应后,才开始添加第二种食物,一般不主张过早添加肉类食品,而每天添加的淀粉类(粥、米糊、面条等)的总量也不应该超过50克。

  次数:每顿的辅食中,食物的种类不应该超过2种,避免过多饮食导致宝宝的不适应或厌食。一般可分两餐喂。

  7-9个月

  方式:宝宝已经开始长牙,能吃很多东西了,这一阶段家长不仅仅要让宝宝的胃肠能够接受越来越多种类的辅食,同时要锻炼宝宝用手拿东西吃的能力,比如可以让宝宝自己拿着一小片馒头或饼干随意啃。

  食物:辅食逐渐从泥状变成稠糊状,如蛋羹、碎豆腐、碎青菜、肉松等。训练宝宝将食物放在嘴里后会动上下颚,并用舌头顶住上颚将食物吞咽下去。开始添加容易消化吸收的鸡肉、鱼肉,逐渐过渡到较难吸收的猪肉、牛肉、动物肝脏等。在每天添加的辅食中,蔬菜是不可缺少的食物。可以开始少量尝试吃一些生的食物,如番茄及水果等。

  次数:母乳(或其他乳品)每天喂三次或两次,两次辅食在喂完奶隔开一小段时间后进行。

  在这个阶段,可把宝宝放在儿童餐椅里让他自己吃辅食。妈妈要注意的事项是:不能过早添加调味料,以免妨碍宝宝的味觉发展;不要把食物弄得过细,使宝宝失去了训练咀嚼及吞咽的能力;食物的颜色要鲜艳,吸引宝宝的兴趣。

  10-12个月

  方式:这一时期要注意饮食的营养素均衡。辅食最好是带有咬劲的细碎状食物。已经长出好几颗乳切齿的宝宝如果已经学会了咀嚼动作,会用牙龈磨碎食物,每次喂辅食可以吃小半碗,就应该开始训练宝贝自己吃饭和咀嚼,这样有助于宝贝的上下颚及脑部发育。给宝宝提供一些有咬劲的食物,如肉或鱼可撕成小片,蔬菜可切成片或丝等。

  食物:进食的内容可为三餐奶两餐辅食,如果宝宝辅食吃得好,将一餐奶改为辅食,内容主要有稠粥、菜泥或碎菜、蛋羹、烂面条、豆腐末、肉末或肝泥等等。

  次数:进食的时间可以调整成与大人的三餐时间一致,另外在早晚十点钟各加一餐。

(责任编辑:黄巧娇)

2012-09-20 07:43:50浏览1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