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海外游学 究竟是游还是学?

  全省中小学已经放假,伴随着暑假到来的,除了林林总总的补课、课外辅导外,还有越来越热、收费昂贵的海外游学。

  记者近日了解到,今年广东游学市场再次扩充,参加各种游学的人数约上升了60%。在出外游学需求的趋高下,海外游学项目价格也一路飙升,从几年前的1.5万元已经攀升至如今少则三四万、多则七八万元的水平。

  游学,究竟能不能学到新知?高价格的项目是否又物有所值?

  记者深入广东海外游学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海外游学项目,“游”的比例明显大于“学”,市场存在监管困难、鱼龙混杂的局面,只要与游学沾上边,甚至连一些咨询公司也介入到游学项目中来。

  高昂收费

  夏令营性质的游学项目有盈利目的,物价部门对其定价也没有硬性规定

  “出去游一圈起码三四万,抵我们夫妇俩两年旅游预算了。”在广州新东方学校门外徘徊的赵先生为了给14岁的女儿报暑期游学项目,已经辗转了五家培训机构及旅行社。

  “旅行社的报价相对偏高,一般都要超过五万元。”赵先生说,行程虽然比较具体,但还是觉得不太专业,“毕竟花那么多钱让女儿去游学,就是想她学点东西。”

  “游学”兴起于欧洲,上世纪90年代在国内逐渐成熟为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并越来越热,收费越来越高。国内的海外游学主要形式包括:寄宿家庭体验营、名校考察营以及学习语言课程团。

  “最初期费用大约1.5万元至2万元,主要是去英国、澳大利亚。”马克汉姆国际教育集团广州站负责人刘校长说,国外游学发展10余年后,费用一路飙升,线路也不再单一,覆盖了欧美一些主要国家。

  记者走访发现,今年暑期游学最实惠的新加坡路线一般都要1.5万元,最短的香港路线也近万元;而美国起码都要三四万元,在欧洲的项目有的高达七八万元。

  这个价格究竟是怎样算出来的?

  刘校长说,游学最长的时间不会超过4周,表面上看这几年游学机票上涨导致整个游学项目费用上涨,但实际上寄宿家庭、学校任教课程的教学、生活费用上涨才是主因。今年整个市场估计起码上涨了8%。

  在某旅行社多次带队游学的一位资深人士介绍,以报价5万元的美国项目为例,每个人花费约3.5万元,旅行社至少可从每一人次项目中获逾万元利润。

  “这些夏令营性质的游学项目,有盈利目的,并不受教育部门管理。”该人士透露,物价部门对夏令营的定价也没有硬性规定,所以游学本身实行的是放开的市场价,一般是由主办方根据市场情况制定,不需要审批。

  货不对板?

  面对一个不断庞大的市场,家长们对于游学的货不对板的担心并不鲜见

  从上个礼拜开始,广州游学团的报名就迎来了高峰

  “这些游学其实基本与普通观光旅游团相似,但只要增加了高校参观、住宿家庭安排或者文化语言课程学习等,价钱就会成倍翻番。”一位旅行业内人士表示。

  “说是学习营,但看过他们的行程,其实就是走马观花地旅游,在行程中再穿插一些名校参观,并没有专门的英语课或者文化课。”一位梁姓家长告诉记者,深圳一家培训机构所谓的“名校学习营”要价41800元,已经是该培训机构今年最低报价的游学项目,但看上去却似是而非。

  究竟“游学”能不能学到东西?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外语学校读初三的玮彤(化名)告诉记者,去年其参加了为期三周的英国游学之旅,一般是半天上课,半天放假,主要是学习语言和当地文化。“整个行程大约花了4.5万元,其中3.5万元交给培训机构,在当地大约花了1万元。”

  “一到周末领队就会带我们到处玩,博物馆、游乐场、海滩等,还会去伦敦。最后一个星期专门旅游,去了苏格兰、约克等一些美丽的小镇。”她说,课程很轻松,“回来后英语(论坛)成绩没有明显提高,但口语确实是好了”。

  “真的能去一些学校学习,长见识其实很好,最担心的是有的货不对板。”李姓母亲告诉记者,去年她在某旅行社组织的赴英游学团广告上看到“70%国际学生同行”,便为女儿报了名。但当女儿抵达英国后,旅行者非但没有安排入住广告中所说的国际学校,而是安排在“夫妻档”的一个语言中心。而所谓的国际学生更是子虚乌有,上课就是找几个外国人来陪孩子们聊聊天。“总共花了差不多5万元。”

  面对一个不断庞大的市场,李女士的遭遇或其他家长关于“游,还是学”的担心并不鲜见。

  记者在“美国常春藤名校”修学游、英伦特色高校游、英国贵族高中修学等不同旅行社的多条线路上都发现,多数14天行程中,不到5天时间用于参观校园,剩下的时间多在观光游玩,“游”的比例明显大于“学”。

  “很多线路为了突出与当地学生的融合,会说安排国内的学生与当地学生一起上课。但实际上,那时很多学校都已经放假了,谁还会跑到学校里上课?”广之旅精英留学 (微博) 移民中心市场总监杜冠超说,“也有的机构会宣传名校修学游,但实际上连名校校园都进不去。”

  鱼龙混杂

  游学热已经成为了假期经济的一个主流,市场存在监管困难的局面

  许多国内学生和家长在参团之前都没有接触过外国的中学、高校,海外游学项目仍存在较大的风险。但家长们依然趋之若鹜。

  展开游学项目超过13年的英孚教育海外游学华南区负责人表示,游学热已经成为了假期经济的一个主流。“过去我们主要是与高端的私立学校合作,从2006年开始,游学广为人知,越来越多散客加入。”该负责人说,到目前散客已经占了该机构组织游学项目的90%。

  “游学学生年龄越来越小,过去集中在15至16岁,现在大部分为12至14岁。”该负责人说,一来是因为游学市场逐渐成熟,家长相对比较放心;二是国内学业压力前置且负担愈重,导致参加游学项目的学生年龄愈发趋低。

  据英孚教育的一项游学调查显示,18.2%的被调查者曾参加过海外游学,北京、上海和广东名列前茅,分别占12%、7.6%和5.4%,一线城市总计达25%;47.2%的人在16至24岁第一次参加海外游学,26.9%的人在16岁以下就参加海外游学,游学群体呈低龄化。

  “在庞大的市场中,比较成熟的游学机构所占的市场份额并不大,市场分流很多,也正因为如此,这个市场也存在监管困难,鱼龙混杂的局面。”英孚教育海外游学华南区负责人说,不仅旅游业不断加强游学项目的成本投入,而且不少旅行社还会与国内公立学校合作项目,这个比例约达18%。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和一些机构合作开展暑期游学。”玮彤说,在其去英国的那一年,班里本来有14个人报名,“但学校说如果每班有15个人以上,班主任就可以作为带队老师出发,免去机票费和住宿费”,“我们班主任东拉西凑,甚至游说一个同学读小学三年级的妹妹一起报名。”

  “一些旅行社与学校合作的项目,即学生通过学校报名的价格会明显比培训机构、单纯旅行社组团偏高。”不少业内人士也指出了“校社合作”可能潜在的利益,并转嫁到学生身上。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游学市场主要存在三个不规范的地方:第一,游学机构的出境游资质问题,目前尚缺乏法律规范和行业标准;第二,国外承接出境游学学校的规范问题,目前也没有任何标准;第三,从新世纪热起来的境外游学,基本上是靠道德操守和行业规范,存在较大隐患。

  “这些隐秘风险、空架利益和水分的存在其实并不利于这个市场的培育,而根源主要是缺乏监管。”业内人士透露,只要注册成立一个公司,能搞到生源,就可以把游学项目做起来。”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只要与游学沾上边,甚至连一些咨询公司也介入到游学项目中来。

(责任编辑:邓琦)

2012-07-17 00:05:57浏览9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