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不说谎的孩子 当喜喜打翻碗后

  上周的一天,他回家先去洗了手和脸,我把果蔬汁递给他。他说,再兑点酸奶。我把酸奶倒在碗里,再加入果汁搅拌几下。他站在餐桌前,捧着碗喝起来。剩小半碗时,他拿来玩具清障车,沿着桌边“开”。我正在厨房收拾东西,只听“啪”的一声,出来一看,碗扣在地上,酸奶果汁全洒了。

  他睁大眼睛直直地看着我,一声不出,我也看着他。

  对视了几秒,我问“是故意的吗?”

  他似乎松了一口气,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

  我笑了笑说:“没关系,下次要小心一点。”

  我拿来抹布清理地上的汁液,他站在一旁盯着,突然说:“妈妈,我以后小心,不这样了。”

  说着,他做了一个用清障车撞碗的动作。原来他光顾低头“开”车,没注意到前面放着的碗。他接着说:“清障车真坏。”

  “嗯?”我奇怪他这么说,从小他碰了伤了都不会怨天尤人,我们不给他提供那样的机会,这次是怎么了?竟把责任推到玩具车上,也许觉得内疚,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表达歉意。

  我问:“清障车你不‘开’它能不能动?”

  他回答说:“不能。”

  我说:“那你怎么能怪清障车呢?是你自己不小心把碗打翻的,对不对?”

  他很诚恳地说:“是。”

  这件事的结果很出乎我的意料,也让我反思。以前喜喜犯类似的错误时我都是以批评的口吻,告诉他吃东西的时候要集中精神,不要动来动去,不能边吃边玩,否则影响消化。效果是有,但明显看出这个倔小子的不服气,他听是因为“怕”,而不是心悦诚服。这次,我改变了方式和态度,严厉变和颜悦色,批评变充分理解,想不到效果出奇的好,他不但没有因为我平和的态度而不在意自己的错误,反过来还主动承认错误并要改正。我有点为以前不恰当的做法脸红了。

  宝宝不管多小,也是个有思想的人,当他犯错误时,很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正在不安和愧疚之中,如果你再横加指责、严厉批评甚至打骂,便会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反正错误已经受到了惩罚,无须再改正。不改正,以后还有可能犯类似的错误,你还会更严厉地批评,而宝宝则更加逆反,如此一来恶性循环,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

  给宝宝理解和宽容,他会发自内心的感动,强烈的愧疚感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由此给别人带来的麻烦,改正错误的意识和行动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责任编辑:周奕桦)

2008-03-24 17:44:00浏览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