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锦囊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育儿 > 教育锦囊

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举报/反馈
2008-03-23 15:31:0039健康网社区

  当然,与青少年相比,幼儿的科学教育重点并不在于教授科学原理,而是透过实际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建立观察自然、爱护自然、探索自然的正确态度,从而培养其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倾听。当孩子问到“为什么我不能像蝗虫那样把草当作粮食”,“眼泪是从哪儿来的”,“蜘蛛怎么会吐出这么多丝”等问题时,你能马上作答当然好,但如果你自己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那么最好直率地承认你也不知道,然后肯定孩子的提问,并和孩子一起,通过请教专家、查阅图书来得到解答。

  鼓励探索。不少孩子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有位母亲曾看见她3岁的女儿向厨房的地板上掷鸡蛋,并天真地发问:“这些蛋为什么不能像乒乓球那样弹起来呢?”在大人们听来,这似乎十分荒唐,但有心的家长就应该发现:孩子已经找到了科学之门的钥匙—亲身实验。

  仅此一点就值得嘉奖,它所产生的价值比十几枚鸡蛋要宝贵得多。

  不要随问随答。过去30年的一项专题研究证实,在孩子问完问题后,家长通常只等待1分钟就急于作答了。而专家们建议:不妨等待3分钟以上—这样,孩子们才有可能较完整、较逻辑、较有创造力地作出反应。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家长还可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思考,并启发性地提出几个问题。

  评语不要绝对化。不少家长喜欢动辄便对孩子做出“很好”或“完全错了”等绝对化的评语。这不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因为绝对化的评语就意味着关闭了讨论的大门。不妨多给出一些“这样的回答很有意思”等建议,以使讨论继续下去,或在孩子错误的回答中发现某些合理的成分,以鼓励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循循善诱”的目的是能让孩子明白: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绝对完美、绝对准确的答案实际上并不存在。

  常去博物馆。博物馆是引导孩子走进科学世界的最好课堂,参观时不妨启发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

  寓教于乐。在游玩中最能开启儿童创造力的大门。比如,放飞风筝,可以帮助孩子学到许多科学知识,他们会通过手中紧握的牵引线,具体又真切地感受到风向和风力在不同高度的变化,还会在玩耍中不断改进技艺,把风筝做得越来越好,放飞得越来越高。再如在搭积木时,家长可引导孩子去发现:什么样的造型盖起的房子最为稳固?尤其是那些可自行拆装的玩具,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责任编辑:周奕桦)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