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记者(以下简称“记”):小学生的世界观正在形成,人际交往的圈子也开始扩大,这一时期是不是家长与之有效沟通的良好时机?
曾锦华(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以下简称“曾”):孩子从7岁步入学校,除了大量猎取课本知识之外,更多的是学会了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袋去思考,此时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很重要的。由于技能、经验有限,孩子在人际交往中难免遇到问题,这就需要家长积极引导、教育孩子。家长必须抓紧自我充电,抓紧补充人际交往技能,才能很好地掌握沟通引导的主动权。
记: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中体现出来的品质有很多,家长应该教给孩子的核心品质是什么?
曾:第一点是“善”。从最基本的善良、善意、善心出发,孩子就会心平气和地去看待社会发展中的种种差异,才能有宽广的胸怀去接纳更多的朋友。缺乏这种善,其他很多优良的品质都会变成无本之木。第二点,在物质日益繁杂的社会中,家长要教会孩子用什么标准看待物质。不以财富多寡来选择自己的交往对象,社交范围才会无限广阔。在人生起步时就在孩子心里种下善良的种子、放下价值的尺度,他一生都会收益。
记:具体来说.家长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有哪些途径,要注意些什么?
曾:夫妻之间应该把跟孩子的沟通变成一个茶余饭后的话题,经常找找问题在哪里,会反省的家长才更容易意识到自己缺乏什么。读书、请教专家、和邻里同事取长补短,都是加强沟通技能的良好途径。有些话孩子听不进去,不要强求一时一事的灌输,可以缓处理,过一段时间当家长掌握到了更好的方式时,再去与孩子沟通。
记:一些家长比较善于和孩子角色互换,换位思考,这种交流方式的好处是什么?
曾:一个家庭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而和谐的关键是平等。所谓平等,就是想方设法换位思考、互换角色。家长们一旦来到孩子的位置上就会发现,与自己当年相比,现在的孩子面对纷繁的社会交往、复杂的多元文化冲击时承受的压力.更大,他们也表现得比父辈更加机敏、聪慧。对孩子一些貌似“逆反”的想法,家长也更容易找到善意的角度去理解。另一方面,当孩子站到家长的位置上,也更容易明白自己的不足、不当,更能体谅做父母的“难处”。
(责任编辑:梁莉莹)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儿科
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