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生孩子都要经历哪些事?

生孩子都要经历哪些事?
 

  龙妈生产流水账

  翻翻日历,转眼间我们家龙龙已经是个25斤重的胖小子了,回想起分娩当天的情景,还是记忆犹新呢!

  那是6月30日清晨5点,我被腰部传来的阵阵酸痛疼醒。我的预产期就在7月1日,所以我格外小心,去卫生间看了看,果然有一些血迹。担忧、惊喜、心慌……那一瞬间,我真是百感交集!接下来我赶忙叫醒老公和爸妈,大家收拾东西去医院

  到了医院,一系列的检查便开始了。体重、血压……躺下检查,医生说才开了一指。这时阵痛已经开始,但并不持续。趁还有时间,血检、尿检,赶紧一样一样进行。最后安排房间住下。不经历还真不知道,原来生孩子还得走这么麻烦的程序!

  痛,一阵一阵袭来,腰又酸又坠。疼的时候我就抓住床沿忍一会儿,疼过了就听医生的建议在走廊里不停地走动,说是这样生得比较快。这一疼就疼了整整一天。

  原以为当天生不了了,晚饭吃过一大盘三鲜饺子之后,我又坐回床上和前来探望的表姐聊天。正聊得兴起,忽觉腿下一股热流一一破水了!这时我已经疼得天昏地暗了,可医生说我才开了三指。不过在我大呼小叫下,医生终于让我进产房了。

  晚上10点钟,我强忍着痛进了产房。医生让我双手反抓着床,两腿支在床上,疼的时候就用力。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疼的时候,什么是不疼的时候,反正就是希望宝宝快点出来,一个劲地用力。累了我就赶紧大口大口地吸红糖水,希望能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后来医生也过来帮我按压肚子。突然,一阵撕心裂肺的巨痛!就在那一瞬之后,只听医生、护士异口同声地说:“生了!”我支着耳朵聆听,怎么没声音?心咯噔了一下。2秒种之后,只听“哇”的一声,晚上10点45分,7斤重的大龙亮开了他的第一嗓!

  分娩6大关键词

  关键词1、胎头入盆

  如果胎头的达到孕妈妈的盆腔入口以下,为胎头与骨盆相称,就称为“胎头入盆”。这表明了有阴道分娩,即顺产的可能性。一般而言,第一胎的孕妈妈在预产期的前1个月,也就是妊娠36周时胎头入盆。

  Tip:如果妊娠36周时胎头还未入盆,应该引起注意。孕妈妈最好去医院请产科医生查找原因,进行妥善处理。

  关键词2:见红

  在分娩前24~48小时内,子宫颈口开始活动,使子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而经阴道排出少量血,并与宫颈管内的粘液相混而排出,这种阴道流出的血性粘液便是俗称的“见红”,它是分娩即将开始的一个可靠征象。

  Tip:虽然见红往往预示着宝宝即将降临,但妈妈也不必一见红就惊慌地赶往医院。因为这时宫口还未开,并不会立即分娩。

  关键词3:规律性宫缩

  孕妈妈感到腹部一阵阵发胀、发紧、小腹下坠,这就是宫缩。但在一开始,宫缩大多是无规律的,多在夜间出现白天消失,并且持续时间短、间隔时间长。如果宫缩逐渐频繁并增强,两次宫缩的间隔也越来越短,从25分钟到1小时宫缩一次,持续数分钟。发展到间隔2~3分钟就宫缩一次,持续30秒左右。同时,腰痛明显加重,腰骶部出现酸痛,伴随宫缩宫口逐渐开大,胎头下降,这种宫缩称为“规律性宫缩”。

  Tip:如果是第一胎的孕妈妈,一旦出现规律性宫缩,表示分娩正式开始,应该立即去医院待产了。

  关键词4:破水

  妈妈子宫里的羊膜和绒毛膜紧密连接着,形成一个封闭的羊膜囊,囊里有羊水和胎儿。临产后随着子宫收缩不断加强,子宫内血水压力增高,羊膜囊破裂,羊水从阴道内流出,这种现象叫做“破水”。

  Tip:如果产妇在子宫出现规律生宫缩前就发生破水,这种情况叫做“早破水”。破水后准妈妈禁止洗浴,要赶快垫上干净的卫生巾,然后躺下,立即由家人送往医院。

  关键词5:产程

  产程就是指分娩过程,包括3个阶段: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第一产程从腹部开始出现规律性阵痛,宫口开始扩张,直至扩展到宫口全开为止,这一阶段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历时最长最为痛苦,大约需经历8~12小时: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为止,大约需要1~2小时,虽然时间短多了,却是最关键的时刻: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开始到胎盘娩出为止,一般经历10~20分钟。

  Tip:第一产程时,准爸爸可以按摩孕妈妈的肩、背、腰部等处的肌肉,以减轻疼痛并放松精神。

  关键词6:会阴切开

  生第一胎的妈妈阴道口伸展性较差,在第二产程中如果胎儿过大、胎位不正、产力不足,或胎儿进入阴道后冲力较猛,容易造成阴道至会阴之间的撕裂。医生给产妇进行会阴切开术的话,就会扩大出生通道,使胎儿很快娩出,避免会阴发生撕裂,引起更大的痛苦。

  Tip:会阴切开整齐,产后恢复很快,愈合后外观也较好,但在产褥期需要细心护理伤口。

(责任编辑:周奕桦)

生孩子都要经历哪些事?点击进入精彩育儿频道!

2008-01-28 05:52:00浏览8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