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陪宝宝读书的相关常识解答4

陪宝宝读书的相关常识解答4
 

  孩子太小,会把书弄坏, 是否需要等他长大一些会爱护书了再买?

  让孩子接触书,一般来说是多早都不嫌早的。因为如果孩子一直都不接触书,怎么能够突然会爱呢?但是由于孩子的能力在发展中,因此,怎么让孩子接触书、接触什么样的书都是有讲究的。

  开始,孩子还不知书为何物,父母的读书声,便是给孩子带来书的印象的第一步。当孩子的手能够有目的地去摆弄东西时,书便成了孩子争抢的目标。由于他们并不了解纸张的性质,也不知道书一旦撕了内容也就破碎了,更不知道用多大的力量就会把书撕坏,如果让他们接触的是普通纸质的书,必损无疑。而如果我们让孩子接触的是专为婴儿设计的布书、塑料书或厚卡纸做的书,就不那么容易撕坏了。小婴儿会在摆弄这些书的过程中了解到书的一些特性:书是可以翻页的,每页是不一样的,书中有好看的图片,有好听的故事……

  然而,更多的好故事都在常规的童书中。接下来的一个阶段恐怕是许多父母都头疼的:要给孩子读这些好故事,孩子撕书就在所难免。那么,怎么让孩子尽快度过“撕书期”呢?也许,半个故事的“折磨”,与父母一起补书的体验,都会促使孩子渐渐掌握护书的要领。

  我儿子2岁10个月,非常喜欢看书,但书里有一点伤心、紧张的情节,他就会哭,这正常吗?

  这是一种正常的表现。一方面可能这样的孩子相对敏感一些,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听故事听得很投入,暂时还无法区分虚构的情感和真实的情感。大人可以先尽可能地避免选择读太刺激的故事,也可以想想办法,在读这类故事的时候帮助孩子从故事中跳出来。

  怎样帮助孩子跳出故事呢?可以尝试在讲故事时掌握节奏,到了孩子可能会感到有点刺激的地方,大人可以轻松地问个问题,请孩子猜猜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往往会把自己的愿望加进去,那么大人也不妨尝试根据孩子的愿望修改故事。同一个故事,其实可以变化出多个不同的结果,如果大人能引导孩子参与编故事,那么由孩子自己编出来的故事,自然更容易接受,而且知道了“原来故事就是这样编出来的”,孩子就能在故事中“出入自

  由”了。

  我的孩子4岁,讲故事时,有些词孩子还听不懂。是不解释继续念下去,还是停下来讲解呢?

  这个问题的确涉及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父母在讲故事时过多被打断,有可能损害故事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让孩子一路困惑地听故事,又不利于真正理解、享受故事。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既要让孩子喜欢听,又要让孩子听懂。如果孩子自己提问,应该为他讲解一下;如果孩子不问而且兴致也很高,那就继续念下去吧。无论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是在讲完故事之后,大人都可以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问题,轻松自如地聊一聊。这种交流越是随和自然,越是能引发孩子的兴趣,而且能大大帮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


(责任编辑:郭菁)

2008-01-03 16:31:00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