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健康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育儿 > 宝宝健康

宝宝耳朵不能随便掏

举报/反馈
2012-04-26 01:39:00健康导报

  很多年轻家长喜欢给孩子掏耳,但是由于婴幼耳道又小又深,只要掏耳不留神就可能捅破鼓膜,丧失听力。如果感染,孩子会出现疼痛难忍,可能转为化脓性中耳炎。据统计,在患外耳道感染的儿童中,95%以上是掏耳致伤感染。

  不少家长把耳屎当垃圾,害怕妨碍孩子听力,其实不必太过担。因为耳屎(学名“耵聍”)是保护耳朵的天然“防护墙”,人体耵聍腺产生的一种油脂分泌物,如果缺乏它,一旦猛烈的声波迎面而来,直冲耳道,由于缺乏屏障,鼓膜可能受到损伤,导致听力下降。此外,耵聍分泌的油质还能抵挡入侵的细菌或小飞虫。耳垢多了不用担心,因为它会随着人们的头部摇动以及进食时咀嚼活动自动脱出。

  由于幼儿外耳道皮肤十分娇嫩,在靠近耳道口的皮肤还分布着很多皮脂腺和毛塞等。如果经常掏耳孔,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造成细菌侵入,引起感染。若环境潮湿,外耳道便会感染霉菌病;长期掏耳,慢性刺激,还可能发生乳头状瘤。严重的还会出现生肿、发烧食欲减退、听力下降等不适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由此看来,宝宝的耳朵需要掏,但要注意以下细节:

  最好用棉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耳屎可自行出来;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即可;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一周两次。如果长期不掏,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

(责任编辑:邓琦)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