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亲吻宝宝要注意的7大禁忌

  妈妈的是传达母爱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母亲和宝宝之间沟通的最佳语言。然而这种亲昵带来的未必全都是甜蜜和温馨,也可能酿成致命悲剧。

  亲宝宝可能传染多种疾病

  由于宝宝年幼,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很可能会传染上亲者正在患的感冒等疾病。在亲宝宝时,成人很可能把自己口腔里带有的病菌、病毒,尤其是经呼吸道传播的病毒、病菌传给宝宝,使宝宝染上结核、脑膜炎感冒等传染病。此外,经常亲宝宝的嘴,还会使宝宝口水增多,影响消化功能。因此,在走亲访友时,要格外留神,尽量避免他人随意亲宝宝。像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体炎、肝炎、结膜炎、口腔疾病等,都可能通过亲传染给宝宝。为了宝宝的健康,家长不妨学着“婉拒”亲这样的示好方式。

  下列几种情况下,不宜亲宝宝。

  新生儿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如果母亲携带病菌,很可能通过口唇的亲密接触,把病菌传染给宝宝。因此,爸爸妈妈最好不要亲还未满月的宝宝,生病时尤其不要亲宝宝。同时要学会拒绝亲戚朋友和新生儿特别亲密的接触,也要控制探视的人数。当父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时,和宝宝接触要戴口罩。妈妈肠不好时,不要给宝宝喂奶,更不要喂饭前自己先尝味道或试凉热,宝宝的餐具最好单独清洗。明确有传染性疾病的父母更不要和宝宝亲密接触,应积极治疗。

  NO.1—出现水疱

  妈妈如果在面部、唇角、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因为上述症状正是“单纯疱疹病毒”局部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亲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却可能对婴儿致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好发年龄在1~4岁,以出生第二年为发病高峰。

  防护措施:出现疱疹口炎等“单纯疱疹病毒”症状表现的妈妈应在痊愈前尽量避免接触宝宝,并切忌亲宝宝。

  NO.2—浓妆淡抹

  爱美的妈妈们,总免不了浓妆淡抹。而化妆品不少都含有铅、汞或其他化学物质,如果妈妈不卸妆就亲宝宝,或让宝宝亲妈妈,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宝宝体内,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慢性铅中毒等病症。美国就曾报道过婴儿因与母亲脸贴脸,误舔食了母亲脸上的粉脂,而发生铅中毒病例

  防护措施:妈妈平时应尽量减少浓妆,亲宝宝前唇部应彻底卸妆

  NO.3—伤风感冒

  并不是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烧等明显感冒症状,才值得妈妈们警惕。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甚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症或合并脑炎、心肌炎,因此妈妈应对感冒病毒引起高度重视,即使自己只是出现轻微感冒症状,比如轻微的头疼、咽痛,也应避免相互亲等亲昵之举。

  防护措施:出现感冒症状的妈妈和宝宝接触时最好戴上口罩。

  NO.4—口腔疾病

  亲是直接的口唇接触,如果妈妈本身有口腔疾病,如龈炎、髓炎、龋齿等,口腔中就会有大量致病病菌存在,通过亲宝宝,这些病菌就会进入宝宝的口腔,引发宝宝的口腔疾病或其他并发症。

  防护措施:妈妈在口腔疾病痊愈前不要亲宝宝。

  NO.5—出现皮疹

  妈妈一旦发现自己身上出现星星点点的皮疹,就应警惕是否是麻疹发作。

  因为许多年轻妈妈小时候没有得过麻疹,所以本身是麻疹的好发人群。麻疹患者是此病惟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结膜、、口、和气管等分泌物中,能通过口腔飞沫传播。而儿童本身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尤以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母子间的亲很容易传染此病。

  防护措施:一旦妈妈有得此病的嫌疑,应立即母婴隔离,并积极治疗。

  NO.6—拉肚子

  拉肚子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致病的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的,因此带菌者的口腔也是传染源。妈妈亲宝宝,或者给宝宝喂饭前,用头尝冷热等动作,都可能增加宝宝得痢疾的几率。

  防护措施:如果妈妈最近肠不太好,应尽量避免亲宝宝。

  NO.7—携带具传染性的肝炎病毒

  如果妈妈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亲宝宝是不够安全的。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染,乳汁、唾液、泪都是不安全因素。

(责任编辑:赵媛媛 实习编辑:李凌锋)

2011-08-19 00:00:00浏览12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