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不让孩子“上火”七个办法

  中医认为:小儿功能尚不健全,而生长发育迅速,所需营养物质较多,加之食不知自节,故易内伤饮食而上火,导致口角起疱或便秘等症。

  “上火”的三大常见症状

  “吃不进”

  孩子不肯吃饭,烦燥不安,甚至不愿进水,诉说口腔疼痛;起病时有发烧,多数为高烧,在口腔内可见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周围有红晕,破溃易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分泌物覆盖。 口唇及颊黏膜均可见到大小不等的疱疹和糜烂或溃疡;

  “受不了”

  孩子胃肠功能紊乱,诉说腹部饱胀不适,或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拉不出”

  孩子大便秘结,每隔3~7天排便一次。大便硬结而量少,呈粟粒状,排便过程延长或排便困难;宝宝屎多,头面部长红色疹子。

  不“上火”的七个办法

  1、婴儿出生后最好给予母乳喂养并保证足够的母乳量。因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既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又不会“上火”。

  2、采用人工喂养的宝宝,可在牛奶中加些奶糕,并多喂些水果汁;半岁以上的孩子应该摄入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多喂开水。对母乳不足婴儿应及时添加牛奶,而不是润肠通便;增加谷类食物和纤维素,食物性便秘即可治愈。

  3、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和排便习惯,不挑食、不偏食、每天定时排便1~2次;

  4、平时注意控制孩子的零食,尽量少给孩子购买“上火”食物,(如油炸和红烧食物等)。学龄前儿童少吃带果壳的食物(如炒瓜子或生等),鼓励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夏天不让孩子猛喝冷饮。

  5、对已患有慢性便秘的人工喂养儿可将奶粉冲稀一些,同时增加糖量,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10克(正常情况下,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8克)。可以每天喂1~2根香蕉或者每天早晨喝点蜂蜜水,每次不少于50毫升,温开水送服

  6、在炎热季节,可给孩子喂些绿豆汁或绿豆稀饭,给较大幼儿适当吃些冷饮,如冰淇淋、雪糕等。此外,服些清热降火的中成药或煎药如夏菊冲剂、荷叶、紫苏、荸荠等,不仅可以清热降火,又可补脾养胃。

  7、如孩子患上疱疹性口炎或溃疡性口炎,须及早看医生

  安全提示

  婴幼儿便秘可能是某些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肠道畸形等的早期信号,只有专科医生容易识别。药物对症治疗仅在孩子便秘多日、排便困难时临时运用。家长可在儿科医生指导下,选用润肠通便药如开塞露甘油栓和肥皂条塞肛;也可选用中药潘泻叶适量开水,给孩子喂服。

(责任编辑:赵媛媛 实习编辑:李凌锋)

2011-05-24 00:00:00浏览3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