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液体安全套”真的安全吗

  日前,一种自称能“在1分钟内杀灭各种性病病原体,并在10分钟内100%灭活艾滋病病毒”的“液体安全套”,因涉及虚假宣传,被浙江省疾控中心叫停。据浙江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专家介绍,这种所谓的“液体安全套”实际上只是一种杀菌剂,不仅不能起到避孕的物理屏障作用,更法阻止艾滋病病毒。

  一场可能由于过分相信安全套而产生的隐患被及时制止了。但是,记者在调查安全套使用问题时发现,普通人对于这一产品的确太缺乏认识。

  安全套“进化”带来的问题

  安全套历史悠久,早在古埃及和古的绘画上,就能看到动物膀胱或鱼鳔做的避孕“性用品”。从16世纪预防性病的亚麻“阴茎套”,到17世纪末用小羊盲肠制成的“现代阴茎套”,再到19世纪首次出现的乳安全套,安全套越来越薄,样也越来越丰富。

  不过,“进化”带来的问题也接踵而来。为延长男性射精时间而添加了麻醉剂的安全套,可能导致过敏体质者阴茎发炎;时下流草莓、巧克力等香料添加型安全套,由于香料多涂在安全套外部,也容易导致妇女阴道发炎或不适;还有一种“夜光型”安全套,添加了含的成分,能在暗中发光,但可能是过敏源,会导致妇女阴道发炎、异常分泌物增加。

  错误使用带来的避孕失败

  即使是中规中矩的传统安全套,如果百分之百相信它的“安全性”,也非常危险。美国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研究人员对超过1100位男女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有将近1/4的人在最近一个月内错误使用了安全套。

  常见错误方法主要有:

  在戴上安全套之前就将套体完全展开;

  女性为伴侣戴安全套时,没有将其顶端的空气放出来;

  男性自己使用安全套时,经常将里面一层翻在外面戴;

  前戏中有直接身体接触时不戴安全套;

  性生活结束,拿掉安全套时没有握住安全套的底部;

  在两次连续的性爱过程中,重复使用一个安全套;

  研究人员指出,以上这些错误使用方式,容易导致性生活中润滑不足,套体破裂,精子溢出等问题,这使男染性病的风险提高了将近两倍,女性意外怀孕几率也大增。

  安全套不是万能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人们把安全套等同于安全性行为时,自然而然就会引申出这样的结论:有了它的保护,我们连都不用怕。

  然而据《今日美国》报道,不久前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专家发现,安全套虽然可以将艾滋病和淋病的传播率降低50%―100%,但它在预防其他性传播疾病时,有效率就大大降低了。

  拿每年有数百万美国人感染的生殖器疱疹(HSV)和人体乳头瘤病毒(HPV)来说。HSV是一种持续一生的疾病,间歇性发作,带来可怕的神经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可以母婴传染。HPV会导致宫颈异常,死亡率极高,而能供应的预防性健康护理很少。这些病毒体积非常小,安全套上一个微小的缺陷,就能让一个或几个病毒通过。因此,安全套绝对不是“万能”的。

(责任编辑:黄方方 实习编辑:李轩莹)

2011-05-07 00:00:00浏览9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