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准妈妈如何应急防范难产?

  难产应对宜知

  “老公,快起来。”朵朵妈把身边的朵朵爸摇醒。“怎么了?”朵朵爸一脸紧张:“是不是又开始疼了?”朵朵妈摇摇头:“我做梦了,梦到我难产死了。 ”“呸,乱说!”朵朵爸给妻子拉拉被子:“别瞎想了。 ”“可是,万一我真的难产呢?”朵朵爸想了想说:“咱们一直都没有出什么纰漏,所以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万一呢?”朵朵妈不依不饶。“万一的话,那就闯过去好了,世上有什么事情能难住你呀。”朵朵妈没吭声。

  孕妈妈越临近预产期,就越担心可怕的难产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究竟自己会不会发生难产?怎么样应急防范?其实只要在设备完善的医疗院所进妥善的产前检查与及时处理,难产并不是那么可怕。

  难产的四种因素

  1.不正常之胎位或胎向不正常。因为产前超音波的广泛使用,不正常之胎位(臀位横位)大都会被发现,胎向不正常(如胎儿之后脑勺在正后方)一般需要在待产过程中依靠内诊来发现。

  2.胎儿过大。胎儿过大跟骨盆腔狭窄其实是相对的,骨盆腔比较宽的妈妈就可以阴道生产下比较大的婴儿。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容易有胎儿过大的情形发生,如:患有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的妈妈、前一胎是巨婴等等。

  3.胎儿异常。胎儿如果有先天性肿瘤,如背部神经管瘤、畸胎瘤,以及胎儿水脑、连体婴等,一般都可以用超音波在产前诊断出来。如果小孩子出生之后有比较好的预后,或者有好的治疗方法,剖腹生产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如果预后不好,像大的水脑,抽取脑脊髓液之后也可以尝试阴道生产。

  4.产妇的心理。如果孕妇对分娩中所要面临的“挑战”没有心理准备,或是对分娩过程过度恐惧,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也会造成难产。

  难产的预防

  孕妇在怀孕过程中要注意补充足够的营养,以保证宝宝健康生长。但要摒弃一些错误的食观念,避免在孕期吃得过多,又不运动,造成宝宝长得过胖,过胖儿可是导致难产的最大危险之一。

  另外,孕妇一定要对分娩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可以咨询医生,避免分娩时心情过于紧张,影响分娩,造成难产。

  难产的原因有时很明确,如比较明显的骨盆异常和胎位异常,在产前检查或临产时即可发现并得到及时处理。所以在怀孕过程中,孕妇一定要在指定的医院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在这些产前检查中,医生会对胎儿在宫内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孕妇本身是否存在可能造成难产的因素,一旦发现有异常的趋势,医生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

  总之,难产完全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孕妇及家人,要作好孕期的监护,择优生育,这才是预防难产的有效措施。

  知识链接

  分娩时用的麻醉药可能危及胎宝宝的生命

  几乎所有的麻醉药及镇痛药对中枢系统都有抑制作用,都较易通过胎盘屏障而进入胎儿体内。胎盘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充当胎儿的,进行着气体的交换。但实际气体交换的效率只有肺的1/150。母体血液输送的气要通过胎盘的绒毛间隙进入胎儿血液循环,胎儿血中的二氧化碳也要通过弥的方式进入母体血液循环。麻醉药物会通过两种方式对胎儿产生影响,即直接抑制胎儿呼吸、循环中枢,或通过抑制母体呼吸循环而间接对胎儿产生影响。过量的麻醉药或手术中产妇出现因呼吸抑制低氧血症,都会影响宝宝的氧气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直接威胁着宝宝的生命安全。

  因此,在选择剖腹产麻醉时,医生必须慎重考虑用药的种类、剂量、时机和方法,以防止对胎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适度试产

  对于难产的产妇应给予体贴、安慰、适当输液及服用镇静的药物,帮助排大小便, 采取左侧卧位。如无明显头盆不称,只是微小胎位异常及轻度盆狭窄、宫缩不佳等可以进行试产。但试产不要超过6 ~ 8 小时,产程无明显进展应采取措施。如经手术助产, 包括会阴切开或胎头负压吸引、产钳等。

  凡试产失败,骨盆明显狭窄或畸形、横位、颏后位、腿直臀位、足位或臀位伴有骨盆狭窄、先兆破裂或软产道高位畸形或狭窄等应进行剖腹产手术,迅速结束分娩,以免给母儿带来严重后果。

  温馨提示

  难产对母儿影响很大,必须妥善处理。难产如处理得当可以变为顺产;相反,顺产如处理不当也可变为难产。明显的胎位异常、胎儿发育异常、产道(包括骨产道与软产道)异常及母儿情况异常比较容易发现。微小胎位异常及轻度骨盆狭小,包括头盆不称等,比较难以发现,故须在分娩过程中严密观察,如母亲的精神、体力、并发症的情况;胎动、胎心率、胎先、胎方位、胎头衔接程度、受压程度;宫颈扩张大小、有无水肿等。

(实习编辑:李凌锋)

2011-03-14 00:00:00浏览7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