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让宝宝与细菌保持恰当距离

  临近春末气温升高,空气湿度也增加了,小小细菌们又得到了有利的繁殖条件,更加活跃了。妈妈们都非常担心,到底怎样消毒才能捍卫宝宝的健康呢?

  在妈妈们忙着将细菌“赶尽杀绝”前,先来听一听细菌的真情告白吧。

  我是一个小小的细菌,我和我的朋友们天天和大家生活在一起,活动在大家的周围。妈妈们一提到我们就会咬切齿,恨不得将我们赶尽杀绝,其实,这多少对我们有一点误解。

  我们细菌可是一个大家庭,我有很多的兄弟姐妹,你知道吗?就连你们每个人的身上至少也会有1000种不同的细菌,我们就存在于大家的皮肤表面、口腔、呼吸道、肠道等处的上皮表面。你相信吗?你们平均每个人的细胞总数大约有1013个,而你们体表和体内我们细菌的总量却在1014个左右,也就是说我们的总数将近人体细胞总数的十倍。说到这里,妈妈们是否已经准备拿起消毒剂,想立刻就将我们一举歼灭呢?

  我们细菌中的大多数对人体有益,先别忙着消灭

  其实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很乖,那些生存在大家体内的细菌,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正常菌群,是从宝宝出生时就很自然地慢慢寄生在宝宝的肠道、呼吸道等处,是宝宝身体的一部分。我们与宝宝长期共存,宝宝一出生,就对我们慢慢产生了相应的免疫力。

  我们中的一些其实对宝宝的健康成长还是大有裨益呢,例如我们的小兄弟双歧杆菌就生存在宝宝的肠道,不仅防止其他致病细菌在那里安家繁殖,而且对维持宝宝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对预防宝宝腹泻也有一定作用呢,所以不能也不应该杀灭这些正常菌群。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正常菌群没有致病力,而是宝宝在长期与我们共存相处的过程中,产生了针对我们这些细菌的免疫力,从而使宝宝和我们这些寄生细菌之间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对那些“捣蛋鬼”需要针对性的杀伤手段,但不能滥用抗生素

  但是,我们有一些兄弟姐妹很调皮,他们会跑到不该去的地方。就某一个人来说,针对正常菌群的免疫力是有限的,如果正常菌群的种类比例、数量发生大的变化或侵入到血液中这些原来没有细菌的地方,就会造成感染。“违章”当然是要“扣分”的,这个时候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到医院医生对宝宝进检查后,针对病情给宝宝用药。千万不要见到宝宝发烧就盲目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会杀死宝宝体内的“有益”细菌,还可能使真正的罪魁祸首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逍遥法外”。

  对我们中的“败类”绝不能手软,简单的办法就能够将他们消灭

  当然,我们中也的确有一些败类,如存在于人类体表的大多数细菌,他们的存在对宝宝的健康有很大的威胁,引起宝宝生病的就是来自这部分体外的细菌。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数钱、上车扶栏杆或接触病人时都会沾染上细菌,这些细菌对宝宝一点益处都没有,就应该清除掉。因此,外出的妈妈,回到家最好先洗脸、洗手、换上家居服以后再和宝宝亲密接触,以免将这些细菌带到宝宝身上。但洗手洗脸也没有必要使用消毒剂,流水和一般的抗菌皂就完全可以起到清除这些细菌的目的。

  如何让宝宝与我们细菌相安无事呢?

  现在有些妈妈认为一定要让宝宝周围非常“干净”,一个细菌也不要,也有些妈妈认为太干净了未必好,“脏”一点可能更健康。其实,这两种想法都不完全正确。刚出生宝宝的免疫系统就像是一台刚下线的机器,需要我们帮他们做一些热身运动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所以适当地接触一些细菌,对宝宝日后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一下子遇到大量细菌,宝宝的免疫系统超负荷运转就很可能威胁到他的身体健康。所以应该让我们细菌和宝宝处于一种“谁也打不败谁”的平衡,既不能没有我们,又不能让我们肆无忌惮地繁殖。

2011-03-15 00:00:00浏览1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