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2011年添加辅食新主张

  宝宝4个月后,不论采用哪种喂养方法,这时候都应开始添加辅助食品了,以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

  提醒:3个月以内的宝宝一般不应该添加辅食

  不足3个月的婴儿,其消化吸收系统还不能接受复杂的食物结构。如果太早添加辅食,会引发宝宝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腹泻,给发育不成熟的肾脏带来很大的压力,留下隐患。

  添加辅食的理由

  理由1 乳汁已经无法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

  4个月后,单纯从母乳或配方奶粉中获得的营养成分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必须添加辅食,帮助宝宝及时摄取均衡、充足的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

  理由2 为“断奶”做好准备

  婴儿的辅助食品又称断奶食品,其含义并不仅仅指宝宝断奶时所用的食品,而是指从单一的乳汁喂养到完全“断奶”这一阶段时间内所添加的“过渡”食品。

  理由3 训练吞能力

  从习惯吸食乳汁到吃接近成人的固体食物,宝宝需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从吸吮到咀嚼、吞咽,宝宝需要学习另外一种进食方式,这一般需要半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理由4 培养咀嚼能力

  宝宝不断长大,他的粘膜也逐渐变得坚硬起来,尤其是长出门牙后,如果及时给他吃软化的半固体食物,他会学着用牙龈或牙齿去咀嚼食物。咀嚼功能的发育有利于颌骨发育和乳牙萌出。

  添加辅食的时机

  时机1,宝宝的头颈部肌肉已经发育完善,能自主挺直脖子,方便进食固体食物;

  时机2,吞咽功能逐渐协调成熟,不再把头上的食物吐出来;

  时机3,消化系统中的分解酶素,已经能够消化不同种类的食物了。

  特别提醒:具体到每个宝宝,该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父母应视宝宝的健康及生长状况决定。

  添加辅食的原则:量和速度都应循序渐进。

  原则1 添加的量——由少到多

  每添加一种新的食品,必须先从少量喂起。而且大人需要比平时更仔细地观察宝宝,如果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再逐渐增加一些。

  例如:添加蛋黄,先从1/4蛋黄加起,如果宝宝能够耐受,1/4的量保持几天后再加到1/3,然后逐步加到1/2、3/4,最后为整个蛋黄。

  原则2 添加的品种——由一种到多种

  给宝宝添加辅食,只能一样一样地加,宝宝习惯一样加一样。要等宝宝适应后,再添加新的品种。

  例如:添加米糊,就不能同时添加蛋黄,要等宝宝适应米糊后才能开始添加蛋黄,等宝宝适应了米糊和鸡蛋黄后,再添加土豆泥。

  原则3 添加的浓度——由稀到稠

  添加初期给宝宝一些容易消化的、水分较多的流质、汤类,然后从半流质慢慢过渡到各种泥状食品,最后添加柔软的固体食品。

  例如:米糊→粥→软饭。

  原则4 添加的形态——由细到粗

  添加固体食品时,大人可先将食物捣烂,做成稀泥状;待宝宝长大一些,习惯一些,可做成碎末状或糜状,以后再做成块状的食物。

  例如:肉泥→肉糜→肉末→肉丁。

  特别提醒:添加辅食要在宝宝身体健康的时候进,宝宝生病或对某种食品不消化,不能添加甚至或暂停。

  添加辅食的顺序——

  第一步:在日常奶量以外,适当添加米糊、麦糊、果汁和菜汤。

  第二步:添加蛋黄泥。从喂食1/4的蛋黄开始,慢慢过渡到整只蛋黄。

  第三步:添加鱼和肉类等蛋白质类的食物。

  添加辅食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要有足够的耐心

  第一次喂新的食品或固体食物时,宝宝可能会将食物吐出来,这是因为他还不熟悉新食物的味道,并不表示他不喜欢。

  特别提醒:需要连续喂食数天,宝宝才可能习惯新食品的口味。

  创造愉悦的进餐氛围

  最好在宝宝心情舒畅、你自己感觉轻松的时候,给宝宝添加新的食物。

  特别提醒:你和宝宝的情绪都会影响宝宝对新食品的兴趣。

  读懂宝宝进食时的肢体语言

  肚子饿、宝宝对食物感兴趣时,他会兴奋地手舞足蹈,身体前倾并张大嘴。相反,如果不饿,宝宝会面对食物紧闭嘴巴,把头转开或者干脆闭上睛。

  特别提醒:勉强和强迫只会让宝宝产生反感,把享受美食当成痛苦。

  妈妈应该了解的注意事项

  每次喂食一种新食物后,必须密切观察宝宝排便、食欲、情绪和皮肤等全面状态。如有便秘腹泻呕吐、皮肤出疹或潮红以及哭闹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喂食,并带他去医院

  添加辅食过快过量,会加大宝宝肠负担,引起消化系统的麻烦。

  将食物装在碗内,用小匙一口口地喂,让宝宝渐渐适应成人的食方式。当宝宝具有一定的抓握力后,可鼓励他自己拿小匙。

  添加辅食最好安排在宝宝喝奶之前,这样不会因为肚饱而无兴趣尝试辅食。

  如果宝宝性格比较温和、吃东西速度比较慢,千万不要责备和催促,以免引起他对进餐的厌恶。

2011-02-28 00:00:00浏览11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