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宝宝补水6招专属真经

  宝宝活动量大,最容易“挥汗如雨”,身体的水分流失很大,经常容易发生短暂或轻度机体缺水症状,有时还会出现严重失水症状:干燥、发声沙哑、或咽喉疼痛、周身乏力等。要避免失水症状的发生,就要给宝宝及时正确地补充水分。

  一、睡前少喝、起床后多喝

  早上起来,让宝宝空腹喝杯水有益血液循环,还可以促进大脑清醒。

  二、不渴也要喝

  宝宝喝水,一般是口渴了才喝,但是口渴表示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是人体细胞脱水已到一定程度、中枢神经发出要求补充水分的信号。口渴后才喝水,就如泥土龟裂了才灌溉一样,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要做到不渴也喝水。

  三、餐前空腹喝

  餐前空腹喝水,是说早、中、晚三餐之前约一小时,应该喝一定数量的水。因为,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器官的消化液来完成的。消化液每天分泌的总量达8000毫升左右。饭前水后水只在内停留2、3分钟便迅速进入小肠,被吸收入血后一小时左右即可补充全身细胞对水的需要。餐前一小时饮水可以保证足够的消化液的分泌,可帮助消化吸收,同时不影响组织细胞中的生理含水量。同时早餐前更宜空腹饮水。因为睡了一夜,体内损失水分较多,血液较浓缩,起床后饮一杯水可补充水分,降低血黏稠度,使血管扩张复原。空腹喝水宜用温开水,也可以用清淡的饮料如果汁、淡、菜汁等。牛奶、豆浆、鸡蛋等不应在空腹时食用,而应放在进餐时或进餐后再吃。

  四、吃饭时适量喝

  吃饭时应配有汤和水。这样有助于溶解食物中营养成分,有利于小肠中的消化吸收。如果餐前或餐时不补充水分,饭后由于消化液大量分泌可引起体液失水,势必引起口渴,此时再饮水就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

  五、生病时要多喝水

  因为抵抗力较弱,感冒发烧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 对于1岁以下的幼童,若有不正常体温升高(尤其高达38.5℃以上),建议:

  1. 不要自使用一些退烧药物退烧,这样会干扰之后的病情诊断,紧急送医才是上策。

  2. 一般退烧流汗所流失的水分,给宝宝多补充水即可。

  六、葡萄、蜂蜜等糖水不宜

  以前有人认为,两次喂奶中间,可以葡萄糖水来增加宝宝的营养,还有糖水可以去胎火等说法。其实喝糖水是万万使不得的做法,因为这样宝宝不但没有补充到营养,害处还很多。

  1. 甜味容易满足食欲,反而使宝宝正餐的奶水不愿意吃,甚至提早进入厌奶期,而且葡萄糖水的营养成分还不及正常的奶水。

  2. 糖分过高会导致胀气,宝宝一旦胀气,不但不喝奶,还容易哭闹不止。

  3. 糖水在口腔内若停留过久,容易与细菌发酵产生酸化唾液,让宝宝的脆弱乳齿遭到破坏(龋齿)。

  另外,也有人会给宝宝喝蜂蜜水,但要注意在蜂蜜来源无法确认的情况下,最好别给宝宝喝,万一有肉毒杆菌则后果不堪设想。

(实习编辑:刘茵莹)

2010-12-31 00:00:00浏览10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