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赴美产子”或将走到尽头

  [导读]: 据《东方早报》报道,“在今天中国10万元能买到什么?一颗钻石或一辆车?对于许多中国母亲而言,10万元给自己的孩子买一个美国国籍。”日前,美国著名媒体《华盛顿邮报》报道了中国居民前往美国生育,以求孩子获得美国国籍的新闻。

  美或将修宪阻止中国准妈妈赴美生子

  赴美产子,这个已经盛行四五年的话题,再次撩拨起中美两国民众的神经,专做“赴美产子游”的中介公司也风生水起,“现在中国每年最少有5000个妈妈去美国生孩子。”中介人员扛着这个“不完全统计的数据”招揽顾客。

  然而,从这些“赴美生子旅游”服务提供商开始,一直到在美国的月子中心,其间的每个环节都属于灰色产业。而关于孩子未来的命运,美国媒体最近也掀起很大的争议,美国中文报纸《侨报》分析——越来越多的人去美国生孩子,但恐怕将来很难如愿。专门报道中国妈妈赴美生子现象的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基斯( Keith B. Richburg)向记者表示,赴美生子争议可能推进美国宪法修改。

  远赴大洋彼岸生子,这些夫妇将面对什么问题,谁又来保护他们的权利呢?

  10万元去美国生孩子

  上海市曹杨路一栋高级写字楼内,“隐藏”着一家赴美生子的中介公司。之所以说“隐藏”,是因为在写字楼底层的公司导航牌上,找不到这家公司的任何信息。与此相对,该公司却拥有一张家喻户晓的客户名单,据公司介绍,他们已经为某奥运明星、央视主持、着名歌星和功夫巨星之妻提供过赴美生子的服务。

  这样的中介公司在上海不下数十家,所提供服务也几乎一致。中介公司协助孕妇前往美国生产,并为其联系美国当地的月子中心、私人医生医院,可谓生育一条龙服务——孕妇要做的就是缴纳费用,申请个人赴美护照,然后去生宝宝。

  剖腹产要另加1万美金

  “费用方面,我们目前最低收费大概是人民币10万元左右。”上海市淮海西路一家中介公司员工称,这笔10万元的费用里,包括孕妇在美国月子中心的起居饮食,以及医院生产的费用。

  “这个数字基本上是现在的行业标准。”上海某赴美生子服务公司的接待人员也开出了相同的价码,并说:“这只是服务费,这些钱买的是公司替准妈妈们准备签证的的材料,并且对她们进行培训,告诉她们如何能够获得签证。”就像公司的服务名称“赴美生子旅游”,该公司办理的签证类型是旅游签证,为期3个月,服务公司通常建议准妈妈们在产前两个月、产后一个月进行申请。

  但大多数赴美生子家庭都不止花费了10万元。“谁都想选择好的医院和好的医生,费用自然会升上去一些,但上下浮动在两三万左右。”中介公司员工称。不过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会让费用大大提升。“如果遇到难产,剖腹产的话要另外增加费用,费用因地而异,纽约要1万美金!”一位曾赴美生产的人士透露。

  客户主要来自沪京穗

  记者获悉,上海中介公司的老板大多来自台湾地区,他们与美国月子中心所有者关系密切,有时甚至是同一个人。

  此前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的赵玲就是上海首批赴美生子中介公司的创办者。创办公司前,赵玲曾是台湾地区娱乐节目制作人,参与制作过包括《我猜》在内的许多知名节目。按照赵玲的说法,她是在自己顺利赴美生子后,萌生了建立此类服务公司的打算。公司创办5年来,赵玲和她的团队已经帮助五六百位中国孕妇顺利前往美国生产。

  “其中,40%的客户来自上海,30%来自北京,其余来自广州等城市和台湾地区。”赵玲透露。记者了解到,这样的比例在中介公司中较常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每年有5000位中国孕妇赴美国生产。

  每个环节都是灰色的

  赴美产子夫妇逐年增加,中介公司生意兴隆,但对此的监管仍然一片空白。记者在上海市工商局查询到,这些中介公司的经营范围多为“咨询与调查”类,并无协助孕妇赴美生子的条目。实际上,采访过程中,包括工商、计生委和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对此现象了解不多,且无法说出该情况具体归谁来监管。

  承认钻法律空子

  赵玲也不否认他们钻的是法律空子,“我们做的是符合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的。我们不鼓励准妈妈们违反法律,只是利用它而已。”赵玲的丈夫罗伯特·周(音译)向《华盛顿邮报》这么说。

  美国官方也承认,为了让孩子获得美国国籍而到美国旅游生子并不是犯罪。“你不能因为知道她要去美国生孩子而拒签。”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发言人说,这些待产母亲通常宣称她们是去美国旅游的。

  月子中心实为旅馆

  在搞定签证后,准妈妈们自己买飞机票前往美国,进入这些“产子旅游”服务提供商联系好的月子中心待产。这些月子中心通常位于华人较多的加利福尼亚州或者纽约,收费标准平均是每天35美元。

  美国人是没有月子这个概念的,自然也就没有相关法律来约束月子中心这个行业。如今,在美国的月子中心大多是目的更加明确的旅馆,区别仅在于这家旅馆是进行了注册的正规旅馆,或是非法经营的家庭旅馆,这些旅馆本身没有任何医疗设施及医疗服务能力,它们和当地的私人诊所合作,这些诊所通常是华人开的。

(实习编辑:邝艳鸣)

2010-09-02 00:00:00浏览6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