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健康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育儿 > 宝宝健康

小儿营养不良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举报/反馈
2010-07-18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营养不良是因能量或蛋白质不足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在我国西部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其发病率在小儿总患病率中占有一定比例。

  我院儿科对2004~2008年收治的营养不良患儿132例进行调查分析,找准病因,探讨预防手段和治疗措施,为防治小儿营养不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32例营养不良患儿中.男63例.占47.7%;女69例,占52.3%。年龄最小的45 d,最大的7岁。6个月以下的有15例,占11.4%;6个月~2岁的有108例。占81.8%;2岁以上的有9例,占6.8%。胎次1胎的有118例,占89.4%;2胎次以上的有14例,占10.6%。农村患儿109例,占82.6%;城镇患儿23例,占17.4%。寄生虫感染7例、口腔炎6例、早产儿喂养困难1例。

  1.2 临床症状 均有不同程度的消瘦皮肤干燥、脸色苍白、肌肉松弛和皮下脂肪减少,有些伴有水肿。体格发育落后,智力减退,精神呆滞烦躁不安。其中营养不良1度39例,Ⅱ度80例,Ⅲ度13例。以上标准按小儿营养不良分度统计…。

  1.3致病原因  132例营养不良病例中完全用母乳喂养的有24例,占18.2%:靠人工喂养的有72例,占54.5%;混合喂养的有36例,占27.3%。母乳喂养率为18.2%.人工喂养率与混合喂养率共为81.8%。母乳喂养的主要是没有及时添加辅食.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的主食或辅食绝大部分是以面糊、稀饭等淀粉类食物为主。

  与感染有关的为4l例,占31.1%;与消化道感染(迁延性腹泻、慢性痢疾等)有关的为87例,占65.9%;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脓胸肺结核等)有关的为28例.占21.2%;与其他感染性疾病(麻疹、肝炎等)有关的为6例,占4.5%;与先天畸形有关的为2例。占1.5%,主要是先天性唇裂腭裂、肥厚性幽门狭窄等。有的患儿同时存在以上几种原因。

  1.4 并发症 132例中患有并发症的为120例.占90.9%,其中以营养不良性贫血为最多.共有98例,占81.7%(98/120);患有并发感染的为46例,占38.3%(46/120),主要是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泌尿道感染、口腔炎等:患有角膜软化症的为31例,占25.8%(31/120);患有佝偻病的为28例,占23.3%(28/120);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为8例,占6.7%(8/120);患有尿布皮炎症的有21例占17.5%(21/20)。

  实验室血常规检查:132例中血红蛋白<60g/L的为11例,61~90g/L的为55例,91~110 g/L的为66例。白细胞>10x109/L的为47例.>20x10/L的为8例。并发症有低血钾、低血钙、自发性低血糖等。有的患儿同时存在以上几种并发症。

  2 结果  132例营养不良患儿发病率最高年龄组:6个月~2岁的为108例,占81.8%:农村患儿109例,发病率为82.6%,城镇患儿23例,发病率为17.4%,农村患儿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患儿发病率:完全用母乳喂养的有24例.发病率为18.2%,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有的共有108例。

  发病率为81.8%,完全用母乳喂养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的发病率。并发症以营养不良性贫血最为多见的有98例,发病率为81.7%.并发感染的有46例,发病率为38.3%.主要与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感染等有关。

  3 讨论  3.1   发病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母乳喂养越来越被大家所接受。营养不良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了明显下降。通过对5年临床资料的分析,营养不良病例数、年度比呈下降趋势。

  发病年龄6个月以内的小儿发病率较低.充分说明母乳喂养能有效抑制因营养不良而引发的病症:6个月以后小儿发病率较高,尤其是6个月~2岁年龄组的占81.8%(108/132),主要是因为小儿6个月后,生长发育快。

  需要的营养素多,而这时母乳的质和量却在逐渐下降.仅凭母乳喂养无法满足其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如不及时科学合理地添加辅食.就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农村患病率比城市患病率高,主要是与农村生活条件差、卫生习惯不好、喂养不科学、多生多育、护理不当以及感染后不能得到及时诊治等原因有直接关系。

  3.2 病因剖析 哺喂跟不上特别是蛋白质不足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有的患儿虽是母乳喂养,但因没能及时添加辅食或仅添加谷类辅食.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营养不良。

  急慢性感染特别是慢性腹泻、痢疾等,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既使小儿食欲减退,摄入食物量减少,又使其消化、吸收、利用功能削弱,最终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又引发和加重感染,--者相互影响,彼消此长.恶性循环。

  护理跟不上和消化道先天畸形使小儿哺喂困难.也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从我院发生的病例来看只有2例,仅占1.5%。

  3.3 预防手段 注重综合、标本兼治是预防小儿营养不良的根本途径。要极力倡导科学育儿。要尽量用母乳喂养.尤其对早产儿更应重视。母乳不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糖和脂肪,而且含有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消化酶等,不仅有利于婴儿消化吸收,又能预防一些病原微生物感染。

  如果母乳不足或不能用母乳喂养的.应采取科学的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方式,以牛奶或其他合理的代乳品代替.不能单用淀粉类喂养.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要及时添加含有各种营养的辅食.母亲在孕期及哺乳期也应注重加强营养。要做好各类疾病的防治工作.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及时诊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及先天畸形.合理安排生活,搞好卫生保健工作。

  保证小儿有充足睡眠时间.纠正不良卫生饮食习惯.适当安排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增进食欲,增强消化能力。要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切实做到优生优育。

  3.4 治疗方法 找到病因。就应该积极治疗。喂养不当,要迅速改进喂养方法,调整饮食习惯.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度、Ⅱ度营养不良的患儿。消化功能尚好.要以调整饮食为主,保证热量充足。Ⅲ度营养不良的患儿.因组织器官功能降低,特别是消化功能不好.饮食要由少到多,逐步增加。选择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要以补充维生素为目的。

  从小量开始.根据小儿的生长发育需求增加,防止引起腹泻。促进消化可用消化酶,改善代谢功能可用苯丙酸诺龙.还可输血浆或全血。治疗并发症、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纠正贫血、继发感染.可给予抗生素治疗。

(实习编辑:张丽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