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15种常用宝宝中成药推荐

  止咳药  咳嗽感冒哮喘的伴随症状。当宝宝咳嗽时。睡不好觉,有时还容易因咳嗽而呕吐,严重时还会出现喘憋。

  1 儿童清肺口服液  主要成分:苏叶、麻黄、贝母、青礞石  剂型规格:每支10ml   服用方法:一次2支,6岁以下一次1支,一日3次。

  适用于:素有肺胃内热的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有白痰、流鼻涕、嗓子肿痛、口干声哑的宝宝。特别注意凡体弱感冒久咳,大便泄泻的宝宝应慎用。

  2 健儿清解液  主要成分:金银花、连翘、杏仁、山楂、陈皮  剂型规格:每支10ml   服用方法:1岁一次4ml,5岁以内8mI,6岁以上酌加,一日3次。

  适用于:受凉引起的感冒咳嗽,特别注意3个月以内的宝宝应禁用。

  就医指征:当宝宝咳嗽,并出现喘憋时,要及时就医。尤其是有哮喘病的宝宝。

  3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主要成分:山楂、枳实、瓜蒌、槟榔  剂型规格:每支10m   服用方法:1岁以内一次5ml,1岁至2岁一次10ml,3岁至4岁一次15ml,5岁以上一次20ml。一日3次,5天为一疗程。

  适用于:宝宝停食着凉引起的咳嗽。对于宝宝素有胃热食积引起的咳嗽,夜间咳嗽加重,喉间有痰鸣、流黄鼻涕有效。特别注意3个月以内的婴儿应禁用。

  消化不良药  宝宝的睥胃虚弱,吃得稍不合适,就会消化不良。最直接的反应是宝宝大便呈稀水样、羊粪球样。除此之外,宝宝还会表现为吃不下东西、呕吐等症状。

  4 启脾丸  主要成分:人参、大黄、莪术  剂型规格:蜜丸,每丸1.5克  服用方法:3岁以上一次1丸,一日2~3次,3岁以内宝宝遵医嘱。减量服用。  适用于:宝宝脾胃虚寒引起的面黄肌瘦、腹胀、呕吐、泄泻,特别适合于宝宝平日食欲差、食量少,大便清稀不成形,手足不温的宝宝。

  5 小儿胃宝丸  主要成分:山楂、山药、麦芽、六神曲、  剂型规格:丸粒剂,每粒0.5克  服用方法:口服。1~2岁每次2~3粒,3岁以上每次5~6粒,每日3次。咀嚼后温水送服。

  适用于:宝宝食火内停引起的伤食伤乳、呕吐腹胀、消化不良。特别适合于宝宝平日食欲好,食量大引起的口臭口渴、便秘、手心热、烦躁易怒、夜寐不安。

  特别注意本药为咀嚼丸粒,儿童应在家长监护下服用,3岁以内的宝宝为安全起见应慎用。

  6 小儿化食丸  主要成分:二丑、大黄、焦三仙、莪术  剂型规格:蜜丸,每丸1.5克  服用方法:1岁以内一次1丸,1岁以上一次2丸,一日2次。温水送服。

  适用于:平日食欲好、食量大、口渴便秘、手心热、烦躁易怒,夜间睡眠不安的宝宝。对宝宝食火内热引起的停食停乳、呕吐腹胀、口中有异味、大便干结、小便黄少有效。

  7 健胃消食口服液  主要成分:太子参、陈皮、山楂、山药、麦芽  剂型规格:每支10ml   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1支;3岁以下宝宝每次半支,每日2~3次。

  适用于:宝宝倦怠乏力腹痛食欲不振、脘腹胀气、大便稀、自汗盗汗。可以起到健脾消食增强胃动力的作用。特别适用于体质虚弱、出汗多、厌食、消化不良,生长发育缓慢的宝宝。

  8 导赤丸  主要成分:连翘、黄连、滑石、大黄、天花粉  剂型规格:蜜丸,每丸3克  服用方法: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1岁以内宝宝遵医嘱减量。

  适用于:宝宝食火重内热大引起的口腔、舌头出现溃疡,嗓子肿痛、眼睛红赤、眼垢多,口中有异味,大便干结,小便黄少。也适用于宝宝患病后,出现口渴便秘、烦躁易哭,睡眠不安等症状的改善。

  9 王氏保赤丸  主要成分:大黄、黄连、川贝母、制南星、巴豆霜、朱砂等  剂型规格:每瓶装120粒(净重0.3g)   服用方法:6个月以内的宝宝每次5粒;6个月至3岁的宝宝每超过1个月加1粒,3岁以上宝宝每超1岁再加5粒,一日1次,重症者2次,温开水送服。

  适用于:宝宝喘咳痰鸣,进食减少,吐泻发热,大便秘结,四时感冒以及脾胃虚弱,发育不良等症。本药消导力量较强,好转后马上停药,一般用药不超过3天。

  10 儿康宁糖浆  主要成分:党参、黄芪、白术、麦冬  剂型规格:糖浆,每瓶150ml   服用方法:1岁以上一次10ml,一日3次。

  适用于:身体虚弱,消化不良的宝宝。对于宝宝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胀气、厌食拒食、夜间啼哭、汗多易感冒、生长发育缓慢,可以起到健脾胃增强食欲的作用。1岁以下宝宝使用咨询医生

  就医指征:宝宝大便呈稀水样,每天5次以上,并出现眼眶深陷时,提示有脱水表现,要马上就医。4天仍结不出大便,或大便中有血时要及时就医。

  感冒药  感冒是宝宝的常见病,宝宝可能出现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咽痛、食欲不佳、没力气等等症状。在感冒的初起阶段,可选择以下中药。

  11 小儿感冒颗粒  主要成分: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薄荷、地骨皮  剂型规格:颗粒剂,每袋12克。

  服用方法:用开水冲服。1岁以内一次半袋,1岁至3岁一次半袋~1袋,4岁至,岁一次1~1.5袋,一日2次  适用于:宝宝感冒初起的鼻塞不通气、流清鼻涕、打喷嚏、咽喉肿痛、大便干结。风热、风寒感冒均可用。

  12 太和妙灵丸  主要成分:胆南星、石膏、竺黄  剂型规格:蜜丸,每丸1.5克  服用方法:用薄荷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1岁以内遵医嘱减量。

  适用于:宝宝感冒初起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嗓子肿痛、便干结,小便黄。特别适用于风寒感冒,又素有肺胃内热的咳嗽痰多、口渴便秘、烦躁易哭,睡眠不安的宝宝。

  13 保婴丹  主要成分:防风、天竺黄、钩藤、全蝎、蝉蜕、川贝、牛黄、珍珠、郁金、天麻等  剂型规格:每瓶0.34克  服用方法:温水调服,0~6个月宝宝每次服半瓶,每日1次;6个月至1岁每次服1瓶,每日1次。1岁至2岁,每次服1瓶,每日2次。2岁以上每次1瓶半,每日2次。

  适用于:宝宝感冒,因风寒袭表,食滞化热所致发热恶寒,喷嚏流涕、咳嗽有痰及不思饮食、夜啼易惊等症。

  14 珠珀猴枣散  主要成分:茯神、薄荷、钩藤、双花、防风、神籼、麦芽、竺黄、甘草、梅片、珍珠、琥珀、猴枣  剂型规格:每瓶0.3克  服用方法:治疗一百日以内婴儿,每瓶分3次服;百日以上、1岁以下,每瓶分2次服;1岁至4岁,每次服1瓶;5岁以上者,每次服1瓶半至2瓶,每日服2~3次。用温开水和匀送服,或调和于粥、奶等食物中也可。

  适用于: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痰鸣、不思饮食、烦躁易惊等症。

  15 小儿至宝丸  主要成分:紫苏叶、羌活、山楂、六神曲、槟榔、川贝母、胆南星、陈皮、白芥子、僵蚕、牛黄、雄黄等25味  剂型规格:每丸1.5克  服用方法:一次1丸,一日2~3次。

  适用于:宝宝风寒感冒,停食停乳,发热鼻塞,咳嗽痰多,呕吐泄泻,惊悸抽搐。病情好转后马上停药,用药一般不要超过3天。  就医指征:1岁内的宝宝感冒,并出现发烧,要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疾病。1岁以上的宝宝,如果宝宝3天后体温仍超过38.5℃,要及时就医。感冒并伴有呼吸困难的宝宝需马上就医。

(实习编辑:张丽娟)

2010-06-26 00:00:00浏览1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