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在我国,生产完的产妇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都要坐月子,在医学上称这一时期为“产褥期”。
而据老人说,月子坐不好容易留下月子病,而做好了还能够“二回春”。
曾有一位67岁高龄的奶奶,诞下了一个宝宝。产后接受采访时,老伴说奶奶产后身体状态越来越好,不仅老人病减少了,身子骨也越来越硬朗,这都得益于月子坐的好。
根据医学上的解释,产后一个月内,女性体内的激素和机能发生变化,合理科学的月子维护,能够会促进身体器官的恢复,也就是俗话说的二回春。
坐好月子是女性“二回春”的机会,但传统坐月子的这5个禁忌是误区,产妇最好不要听。
误区一:闭门闭窗捂汗
“产后发汗”是老一辈人的说法,孕妇产后受内分泌影响,出汗量增加,再捂汗就“馊”了。
稍不注意,就会滋生细菌造成感染,对产妇和新生儿都是潜在危害,别再捂汗遭罪了。
医学研究证实,月子期可以开窗通风,只要不直吹产妇和新生儿即可。屋内换换空气,产妇心情会变好,身体恢复也更快,也不要迷信捂汗传言,可以洗澡保持卫生。
误区二:长期静卧在床
部分人认为月子期必须“卧床”,甚至吃饭、喂奶都在床上解决,这种观点已经被科学推翻。
月子期间需要排出恶露,长期静卧在床容易形成淤血,与坐月子的本意背道而驰,对产妇的身体伤害更大。适当的走动才能帮助尽快排出恶露,恢复受损的肌肉层,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误区三:盲目进补催奶
孕妇产后往往会胃口大开,新生儿需要不断的吸收母乳中的营养,老一辈人会准备红糖水、鸡蛋、鸡汤等常见的进补食材,一是为了催奶,二是为了帮产妇补元气。
这种盲目进补的做法只会造成产后肥胖,不少人熬过了30天却再难瘦下去。正如月子中心的一日三餐,量并不多但营养丰富,都是按照产妇身体所需搭配。
误区四:不能洗头洗澡
陈旧观念认为产后妈妈在“月子”里不能洗头、洗澡、刷牙等,这些目前都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对于孕妈妈来说,整个分娩过程,无论自然分娩还是剖腹产,都是很消耗体力的,会出大量的汗液,包括阴道的出血,是很利于细菌滋生的。所以,清洁对妈妈是更有益的,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新妈妈的健康来说非常重要。
误区五:不能出门
传统习俗认为“坐月子”是不能出门的,一个月的时间不能见到“天日”,否则,容易受风落下“月子病”。其实,“月子”期间,新妈妈虽然需要休养,但也并非是“弱不禁风”,只是体质较普通人稍弱而已,只要注意保暖,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适当出去走走,晒晒太阳并不会带来什么坏处,反而更利于促进新妈妈的体力恢复正常。
但是,“月子”里的妈妈最好不要到人多的拥挤场合,还应注意不要长时间走路和站立。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儿科
主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 康复科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儿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平顶山市光华路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湖北省丹江口市大坝一路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桥北路10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湓浦路284号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承德市水泉沟路43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新院区: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上蔡村南;旧院区: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府学巷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