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哮喘性过敏性哮喘的症状

李慧 呼吸内科 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过敏性哮喘患者可呈现出一系列症状,如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接触过敏原后出现这些症状,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可疑过敏原。

1、咳嗽: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发作,比如接触花粉、尘螨等之后,咳嗽可能会加剧。这种咳嗽有时会比较剧烈,尤其在夜间或清晨更为明显。这是因为过敏原刺激呼吸道,导致气道黏膜的敏感性增加,引发咳嗽反射,而且咳嗽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成为过敏性哮喘发作的早期信号。

2、喘息:患者呼吸时能听到明显的哮鸣音,其声音就像吹哨子一样。这是由于气道在过敏反应的刺激下发生痉挛、狭窄,气流通过狭窄的气道时产生的声音。喘息的程度会因病情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在病情发作严重时,哮鸣音可能会更响亮、更持续,甚至在较远的距离都能听到。

3、呼吸困难:患者会感觉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加快。这是因为气道狭窄和炎症导致气体交换受阻,身体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而加快呼吸。在发作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端坐呼吸,需要坐起来才能稍微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这是因为端坐位可以使膈肌下降,增加胸腔容积,有助于呼吸。

4、胸闷:患者会感到胸部有压迫感或紧缩感,好像有东西压在胸口一样。这种感觉是由于气道痉挛和炎症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并且气体在肺部的分布不均匀所导致的。胸闷症状可能会和咳嗽、喘息等症状同时出现,进一步加重患者的不适感。

建议患者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洁床上用品、窗帘等,减少尘螨滋生。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如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4-12-19 17:39:14浏览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于荣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o型血的孕妇一定要做血容检查吗
血容检查在医学上通常指ABO溶血检查,O型血的孕妇建议进行ABO溶血检查。因为当母亲是O型血而父亲是A、B或AB型血时,母体可能产生一种针对胎儿的红细胞抗原的抗体,经胎盘循环到达胎儿循环,作用于胎儿红细胞并引起溶血反应,出现ABO溶血,所以建议O型血的孕妇进行ABO溶血检查。ABO溶血是指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期黄疸和贫血的重要原因。 有检查需求的孕妇在超声无特殊提示的情况下,可于中孕期后进行。ABO溶血检查出结果的时间因就诊医院不同而有所差异,大多数在一周内。由于红细胞上携带的血型抗原不同,所以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抗原和抗体的反应,通过医学检测得到抗体的效价,进而判断有无ABO溶血。正常情况下,ABO溶血检查得到的抗体效价应在1∶16以下,但实际上可能达不到,而研究认为效价大于或等于1∶512可能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所以,ABO溶血检查得到的结果的准确性并不是100%的,不能够很准确的判断孩子是否会发生溶血。但对于效价较高的胎儿,可以在出生后第一时间检查血色素,并严密监测贫血、黄疸的状况,必要时及时进行干预。而当胎儿在宫内发生水肿、大脑中动脉血流的峰速增高时,才应该怀疑胎儿存在严重的溶血性贫血问题。 孕妇溶血检查分为两种在备孕期间进行检查和在怀孕期间进行检查。
刘浩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孕妇可以用盐酸金霉素眼膏吗
通常情况下不建议孕妇自行盲目使用盐酸金霉素眼膏,若孕妇有使用的指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盐酸金霉素眼药膏是一种应用较久的眼科抗菌药物,其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如下。 1、作用 盐酸金霉素眼药膏是一种应用较久的眼科抗菌药物,对于细菌感染,以及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有效。盐酸金霉素眼膏主要成分是金霉素,金霉素是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眼部常见革兰阳性细菌以及沙眼衣原体具有抑制作用。因此,盐酸金霉素眼膏主要适用于细菌性结膜炎、细菌性眼睑炎、麦粒肿,也可以用于治疗沙眼。 2、不良反应 盐酸金霉素眼药膏中含有凡士林,可能会引起摩擦不适的感觉,个别患者可能出现过敏而导致眼睛红肿、流泪、畏光的情况,此时需要及时停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定处理。使用本品后有可能感到视力模糊。 3、注意事项 金霉素眼膏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监测不良反应。另外还需注意金霉素眼膏作为眼膏,仅限于眼部使用,不可盲目扩大使用范围。金霉素眼膏在涂抹前,还需注意清洁双手,避免将其他的细菌带入眼部造成感染。如果使用药物5天左右,症状仍然未缓解,需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疾病的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