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单核细胞高嗜酸性粒细胞低怎么回事

举报/反馈
2023-11-02 20:15:2839健康网

单核细胞高嗜酸性粒细胞低可能是感染性肉芽肿、结核病、巨球蛋白血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菌感染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

1.感染性肉芽肿

感染性肉芽肿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等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为机体对异物的免疫应答所形成。此时单核细胞被激活并增殖以清除病原体,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可能是因为它们在与病原体的战斗中消耗殆尽。针对感染性肉芽肿,抗生素治疗是关键,例如阿莫西林或头孢类药物。

2.结核病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该致病菌能刺激机体产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免疫反应,导致单核细胞升高和嗜酸性粒细胞降低。此外,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长期的免疫应答,包括单核细胞浸润。抗结核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福平、异烟肼等进行治疗。

3.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时,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导致血液中的单核细胞数量增加。由于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增高,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受到影响,因此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情况。对于巨球蛋白血症,通常采用化疗的方式进行处理,比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

4.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影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单核细胞会过度增生,同时由于骨髓腔压力增大,外周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会被挤出血管,从而导致其计数下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靶向药物治疗,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达沙替尼片等靶向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5.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时,机体为了抵御病原体入侵,单核细胞会聚集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而嗜酸性粒细胞则参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的防御,当不存在这些情况时,其数量可能会减少。抗真菌治疗是应对真菌感染的关键措施,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常用药物有氟康唑、伏立康唑等。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动态。必要时,可以进行骨髓穿刺活检术来评估骨髓增生情况。

郑永江副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数十万医生 | 24小时在线 | 分钟级响应
我要问医生免费咨询医生

303人正在问医生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