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急救需立即识别类型、保持患者稳定,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或进行心肺复苏(CPR)。这些措施能有效争取抢救时间,降低患者因心律失常导致的生命风险。
1.立即识别类型:当发现疑似心律失常患者,迅速观察其症状表现。若出现突然意识丧失、抽搐、呼吸骤停等严重症状,可能是致命性心律失常;若仅感心慌、胸闷,可初步判断为相对较轻类型。初步识别症状有助于快速制定后续急救策略。
2.保持患者稳定:迅速让患者平卧于硬板床或地面,松开领口、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通畅。避免随意搬动患者,防止加重病情。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待专业救援到来前,稳定患者状态是关键。
3.尽快使用AED或进行CPR:若现场有AED,立即取出,按照语音提示操作,为患者进行电击除颤;若无AED,需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双手交叠,用掌根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深度5-6厘米进行胸外按压,并配合人工呼吸,持续抢救直至专业人员接手。
心律失常急救争分夺秒,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掌握正确急救方法,不仅能挽救生命,还能为后续专业治疗赢得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