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分期分为初期、活动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导致骨骼改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在儿童时期,营养维生素D缺乏是导致佝偻病的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几个临床分期:
1、初期。
一般在6个月内可见,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可能会出现烦躁、出汗、夜间哭闹、睡眠不安等症状。
2、活动期。
可能会发生一些骨骼变化,出现颅骨软化,也可能出现方颅。一岁左右的孩子,由于胸骨和相邻软骨向前突出,可能会出现鸡胸或O型腿或X型腿等症状。
3、恢复期。
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血钙、血磷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
常见于两岁以上的孩子。治疗后无临床症状,骨骼变化不再加重。可能会不同程度地留下O型腿或者X型腿。平时要带孩子到户外做运动,延长日照时间,尽量避免佝偻病。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疗法。
坚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肝脏、蛋黄等,多到户外活动,增加阳光直射的机会。活动阶段不要让孩子久坐、久站,防止骨骼畸形。
2、维生素D补充剂。
每天口服维生素D。如果不能坚持口服或者有拉肚子的情况,可以肌肉注射维生素D。肌肉注射前,服用钙剂4 ~ 5天,避免医源性低钙血症造成的惊厥。在维生素D治疗期间,应同时服用钙。
注意事项:首先,补充含钙较多的食物,如牛奶、芝麻酱、乳制品、坚果等。其次,补充维生素D较多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海鱼、蛋黄、黄油、牛肉等。避免单一的奶类食物,避免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制剂。最后,要保证孩子每天的奶量,合理补充。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
病例:孕妇应认识早产的征候,如有未满孕周“见红”并伴有规律宫缩(规律性的下腹痛)、腰背酸痛、阴道有温水样东西流出等异常情况,应尽早去医院检查。医生会判断孕妇是否先兆早产,并决定进一步的处理,尽量减少早产的发生或使早产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尽量保证孕妇及腹中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