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以出血倾向和血栓形成为特征。外周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加,功能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由于本病常反复出血,故又称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增加主要就是考虑有一定的感染,或者是有异常的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症状。患者常常会有异常的出血,或者是有血栓等形成,身体也会感觉到明显的疲劳乏力。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尽早进行检查治疗,主要是抗血小板治疗,降低血小板的计数,这样就可以防止血栓的形成,也会有效地避免出血。比较常用的抗血小板的药物,比方说阿司匹林等进行调理,也可以选择非特异性骨髓抑制药物,比方羟基尿,或者阿那格雷等进行调理。体内各部位血栓形成引起的血小板增多,如头晕、头痛、视力模糊、麻木、疼痛甚至手脚坏死、胸闷、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和呕吐;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身体各部位出血,如胃肠道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尿、皮肤发绀、脑出血,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血小板增多症可能由剧烈运动和怀孕等生理因素引起;也可能由病理因素引起,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其他疾病。
1、生理因素:
正常人血小板数一般为100~300×10/L然而,在剧烈运动、月经和怀孕后,血小板可能会增加,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因此没有必要过多担心。
2、病理因素: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的变化和异常基因激活有关。患者可能有血小板异常增加、出血、脾肿大、体重减轻等症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获得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大多数患者中均可发现JAK2V617F基因突变。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皮肤和黏膜红紫等症状。
如果患者有血小板增多症,建议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以澄清原因,以免延误病情。
303人正在问医生39AI全科医生
病例: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正确的方法缓解身体的问题,那么可以有效地保证正常的生活,而且患者还应该多注意控制饮食等等,恢复正常的生活。多多运动,疾病就会远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