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贫血症原因

举报/反馈
2023-05-19 05:08:2739健康网

贫血症可能是由红细胞丢失过多、红细胞破坏增多等引起的。

首先是红细胞过度丢失,也就是说临床上常见出血性贫血和出血性贫血,可表现为便血、呕血与消化道出血患者。第二种情况是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引起的。这种贫血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性格就是一些遗传病,比如地中海贫血,或者南方常见的蚕豆病,还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像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在获得性因素中,最常见的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也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副作用,可继发于淋巴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另一种是造血物质缺乏或干细胞异常导致的减少。贫血是指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单位体积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长期贫血可导致神经、呼吸、循环、内分泌、生殖等多系统损害。红细胞增多症的损害、红细胞的结构缺陷、感染、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等。导致红细胞损伤增加,超过红细胞代偿性增殖的程度。最早的症状是头晕、乏力、嗜睡。最常见和突出的迹象是苍白。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贫血的速度、贫血的程度和机体的代偿能力。营养性贫血主要通过补充所需营养物质来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主要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环孢素联合雄激素为主。

对于营养不良性贫血,给予富含铁、叶酸或维生素B12的饮食。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有出血倾向,应给予软食、低菌甚至无菌饮食。当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应该禁食。

杨海青副主任医师血液科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39Al全科医生 | 免费咨询 | 疾病诊断
我要问医生免费24小时解答

303人正在问医生

大家都在看
相关推荐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