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婴儿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举报/反馈
2023-04-08 05:05:1739健康网

血小板减少症会导致出血症状。

许多因素可能导致患者血小板减少。常见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血小板减少、输血因素、药物因素、血小板过度消耗、血小板过度破坏和血小板分布异常等。遗传因素与血小板减少症有一定关系,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血小板减少症主要指例如电离辐射、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情况。损伤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容易导致患者血小板减少。药物因素主要包括苯、抗肿瘤化疗药物和苯衍生物。轻者会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牙龈出血、口腔血泡、鼻腔出血。女性月经量会增加。重症患者会因血小板计数严重减少而出现器官出血。比如消化道出血会引起呕血、便血。泌尿系统出血可导致肉眼血尿。神经系统出血时,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颅内压升高、意识改变、癫痫发作、抽搐和昏迷。如果发现血小板减少,需要及时去医院,找出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根据原因及时给予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给予抗病毒治疗。随着感染得到控制,血小板计数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如果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或者当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出血症状时,可以对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

预防血小板减少时,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饮食中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补益气血的食物,如红枣、阿胶、山药等食物。如果一个人的免疫力提高了,自然就不会有血小板减少症了。

张费通副主任医师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39Al全科医生 | 免费咨询 | 疾病诊断
我要问医生免费24小时解答

303人正在问医生

大家都在看
相关推荐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