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第一次感染病毒后,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如恶性肿瘤、免疫抑制剂、病毒感染或艾滋病等潜伏病毒被激活复制,引起相应节段皮肤出现疱疹,导致出现带状疱疹的初期症状。
带状疱疹是潜伏在人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活化而引起的皮肤损害,其特征是在身体或面部一侧出现带状簇状水疱,并伴有局部疼痛。老年人、外伤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患此病。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但一般认为带状疱疹主要是体内潜伏病毒再活化所致,而非外源性感染。在疱疹出现之前,通常不具有传染性。疱疹结痂后,不再具有传染性。一旦破了,里面的液体传染性很强。第一次感染病毒后,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常见于儿童。当免疫功能下降时,如恶性肿瘤、免疫抑制剂、病毒感染或艾滋病等潜伏病毒被激活复制,引起受侵神经节的炎症,在相应节段的皮肤上引起疱疹,在受侵神经分布区引起疼痛。出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痛或烧灼感,触摸时有明显疼痛,或可出现皮疹,无前驱症状。往往患处先有红斑,很快出现小米到黄豆大小的丘疹,呈簇状分布,不融合,然后迅速变成水疱。水疱内液体清澈,水疱周围有红晕。皮损沿某一神经呈带状分布,多在身体一侧,一般不超过中线。
带状疱疹的特殊护理:疱疹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以局部冷敷,避免高温。带状疱疹患者应加强眼部护理,避免强光照射引起角膜反应和泪液不适。及时用无菌棉签清除眼部分泌物,保持眼部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