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气滞的气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生活调理、针刺、按摩、服用药物等方式疏通。肝郁气滞多因情志内伤、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脏腑功能紊乱引起,主要表现为两胁胀痛、胸闷不舒、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情绪抑郁或易怒等。
1、饮食调理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燕麦、荞麦、玉米等,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体内气体的排出。同时还可以多喝温水,能够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也能够促进体内气体排出。
2、生活调理
建议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焦虑、紧张等,以免加重肝郁气滞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3、针刺
针刺治疗肝郁气滞主要是在医生操作下通过针刺肝俞、太冲、行间、侠溪、章门、期门等穴位进行治疗,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使肝的疏泄功能恢复正常,起到治疗肝郁气滞的作用。
4、按摩
肝郁气滞患者还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可在医生操作下按摩行间、太冲、章门、期门、行间等穴位,可以起到疏肝理气、调和脏腑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肝郁气滞的目的。
5、服用药物
肝郁气滞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舒肝解郁胶囊、柴胡舒肝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以上药物都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等症状。
如果症状长期不能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病例:孕妇应认识早产的征候,如有未满孕周“见红”并伴有规律宫缩(规律性的下腹痛)、腰背酸痛、阴道有温水样东西流出等异常情况,应尽早去医院检查。医生会判断孕妇是否先兆早产,并决定进一步的处理,尽量减少早产的发生或使早产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尽量保证孕妇及腹中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