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3到6个月房颤恢复正常。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心脏导管将射频电流导入心脏,消融特定位置的局部心肌细胞,以融合折返环或消除异常病变,从而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这是一种可以根治房颤的方法。房颤的导管消融主要涉及环肺静脉的电隔离。目前房颤的导管消融主要以射频能量为主,还有其他能量来源的临床研究评估,包括冷冻治疗、超声和激光消融。尤其是冷冻球囊消融术,与射频消融术一起,已经成为房颤导管消融术的两种主要消融能量来源。在心内科病房可以观察到房颤患者成功消融且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应卧床6 ~ 12小时,穿刺部位局部压迫止血。术后3 ~ 5天内可能发生的心包炎,有时可伴有轻度胸痛和自限性低热。术后服用胺碘酮的患者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对于高度怀疑肺静脉狭窄/闭塞者,消融后3 ~ 6个月应行MRI或CT检查。术后抗凝:由于术后早期是血栓形成的高危期,应在当天或术后第二天继续口服抗凝至少2个月。2个月后是否继续使用口服抗凝药取决于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鉴于相当比例的房颤术后无症状复发,且5年后复发率较高,CHA2DS2-VASc评分≥2分应建议长期抗凝。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可使用或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建议术后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3个月,似乎有利于逆转心房重构,维持窦性心律。
患者术后应短时间禁食,通常为两小时左右;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3个月左右,避免心脏内形成小血栓或微血栓;同时需要服用3个月左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防止房颤复发。要避免吃特殊食物,以免产生协同作用,影响术后效果;应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和局部切口。定期检查,了解术后恢复情况。
303人正在问医生39AI全科医生
病例:孕妇应认识早产的征候,如有未满孕周“见红”并伴有规律宫缩(规律性的下腹痛)、腰背酸痛、阴道有温水样东西流出等异常情况,应尽早去医院检查。医生会判断孕妇是否先兆早产,并决定进一步的处理,尽量减少早产的发生或使早产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尽量保证孕妇及腹中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