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有什么危害

举报/反馈
2023-01-19 04:10:4539健康网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往往提示机体凝血功能异常,也就容易出现皮肤黏膜、鼻腔、牙龈等部位的出血,或手术创伤后止血凝血时间延长。

凝血酶原时间高也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凝血因子缺乏,以因子ⅱ、因子ⅲ、因子ⅸ、因子ⅹ的缺乏最为常见。凝血因子缺乏症的常见原因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和慢性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和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轻度增加可在不治疗的情况下暂时观察到。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增高时,可通过肌肉注射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当患者有手术或外伤时,可能引起出血,甚至大出血。凝血酶原时间,也称为PT,是一种敏感的筛选实验,用于检测外源性凝血和共凝血途径中的凝血因子和这些因子的抑制剂。也是监测口服抗凝剂剂量的有效监测指标。PT延长是指PT超过正常对照三秒,主要见于先天性的凝血因子2,凝血因子五、凝血因子七、凝血因子十减低。纤维蛋白原缺乏,无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异常。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如DIC、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严重的急慢性肝病、阻塞性黄疸和维生素K缺乏症。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主要是在血浆中加入活化的凝血酶溶液,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凝血酶时间过长,见于先天性无纤维蛋白原,血液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的问题。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也会出现凝血酶原时间过高的情况,提示患者可能有出血症状,因为纤维蛋白原异常提示患者无法完成正常的凝血途径。

杨海青副主任医师血液科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数十万医生 | 24小时在线 | 分钟级响应
我要问医生免费咨询医生

303人正在问医生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