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是什么病

举报/反馈
2023-05-19 03:19:3639健康网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一般是指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的肌肉无力和萎缩的疾病。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是一种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的肌肉无力和萎缩的疾病,其发病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感染、外伤等因素导致肌肉神经元受损,从而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根据临床表现,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婴儿型、中间型和少年型。婴儿型通常在出生后数月内发病,会出现四肢无力、肌张力低下等症状,并逐渐加重。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喂养困难等症状。中间型通常在婴儿期至5岁期间发病,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但也会出现肌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少年型通常在成年后发病,会出现肢体近端肌肉无力和萎缩的症状,但一般不影响正常的活动。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无法治愈,但可以通过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目前,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方面。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肌肉松弛剂、抗胆碱药物等药物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和肌肉疲劳等症状。此外,还可以通过按摩、体疗等物理疗法促进肌肉恢复,改善肌肉功能。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来提高肌肉力量和肌肉的协调性。

刘海丽副主任医师中医科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级甲等
39Al全科医生 | 免费咨询 | 疾病诊断
我要问医生免费24小时解答

303人正在问医生

大家都在看
相关推荐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