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可能是因为母乳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导致肠道内的胆红素增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能力,从而引起的黄疸。
母乳性黄疸一般是指因母乳喂养导致的黄疸,是新生儿在出生后1-3个月内出现的黄疸,是一种排除性疾病。母乳性黄疸通常会在婴儿出生后的4-10天出现,在接下来的几周内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减轻。如果婴儿在出生后12-24小时内出现黄疸,排除其他原因,如感染、肠梗阻等,可以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如果婴儿在出生后24-48小时内就出现黄疸,可能是因为母乳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可以促进胆红素的释放,导致肠道内的胆红素增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能力,从而引起黄疸。
母乳性黄疸一般不需要治疗,通常会在婴儿出生后的3个月内消失。如果婴儿出现黄疸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蓝光照射治疗,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必要时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换血疗法,可以有效缓解病情。
303人正在问医生39AI全科医生
病例:以上我讲了一下,小儿黄疸是怎么回事,黄疸的症状以及治疗方法是什么等方面的事情,一般的情况下,小孩出现黄疸的现象就是全身出现皮肤变得发黄,没有其他不良症状。
二级甲等 康复院 民营
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宋庄
三级 中医医院 公立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南街315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东峰山
三级甲等 门诊部 公立
深圳市解放西路3015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甘肃省临洮县洮阳镇瑞新路155号
二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西环南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