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一般会引起血尿,这是身体出现血尿的常见原因之一。正常的尿液含有极少量的红细胞,若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即为血尿,表示尿液中红细胞增多。
当发生尿路感染时,病原体会在尿路中生长、繁殖,继而感染尿路黏膜上皮,造成局部炎症,引起黏膜受损和毛细血管破裂,最终导致血尿。
另外,若尿路感染由结石、肿瘤等原发病引起,出现血尿的概率会更大。因为结石与尿路黏膜摩擦会损伤尿路黏膜,使毛细血管破裂的几率增加,故可能出现血尿;而泌尿系统肿瘤可直接导致出血。
尿路感染出现血尿应及时就医,进行尿常规及尿培养测定,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如可选用氟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口服碳酸氢钠片等碱性药物来碱化尿液、应用盐酸黄酮哌酯或抗胆碱能类药物以解除膀胱痉挛,进行对症治疗,但用药期间注意不要滥用药物。
同时还应注意多喝水、勤排尿,以防止出现血凝块,平时注意休息,注意清洁卫生,多食用一些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303人正在问医生39AI全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