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排寒三针是哪三针

举报/反馈
2022-02-16 18:14:5239健康网

排寒三针是指第一针针灸大椎穴、第二针针灸八髎穴、第三针针灸涌泉穴,通过这三针可协助患者阳气在周身运行的速度加快,也能够排除内寒,有利于机体恢复。

1、第一针针灸大椎穴

针灸大椎穴的位置在颈后正中,位于颈部和背部交界处突出的骨头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取穴时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上方即是。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缓解肩颈疼痛。

2、第二针针灸八髎穴

针刺八髎穴,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缓解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等病症。八髎穴在骶椎上有八个穴位,分别位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骶后孔的上颚、第二颚、中颚和下颚。八髎穴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适用于偏于下焦湿热的寒湿体质者。

3、第三针针灸涌泉穴

针灸涌泉穴,位置在足底,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处。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日常进行排寒三针时,结束后3小时内扎针部位避免接触水,避免洗澡、游泳等。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此外,还要注意饮食,避免喝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另外,肚子饥饿时,不可进行排寒三针,以免出现低血糖、晕针等症状。

王凤主治医师中医科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39Al全科医生 | 免费咨询 | 疾病诊断
我要问医生免费24小时解答

303人正在问医生

大家都在看
相关推荐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